文/编辑 玉箫苒得笔记
荆州城外的竹林里住着个二十出头的读书人,这人天天抱着竹简研究兵法。
那年头天下大乱,读书人都削尖脑袋往官场钻,偏这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守着几间茅草屋,白天种地晚上读书。要说这诸葛亮长得确实精神,七尺高的个头,往那一站就跟松树似的笔直,更难得肚子里装着治国安邦的真学问。
要说诸葛亮最让人想不通的事,还得数他娶媳妇这档子。
那年头但凡有点身份的,哪个不是娶个漂亮媳妇撑门面?就说曹操父子为个美人闹得鸡飞狗跳,可诸葛亮倒好,娶了个据说长得像外国人的黄家闺女。街坊四邻都说这姑娘黄头发黑皮肤,活脱脱像个西域来的胡女,跟中原姑娘完全不是一路人。
其实要论家底,黄家可是荆州数一数二的大户。黄月英她爹黄承彦是荆州名士,她娘出自当地豪门蔡氏,连荆州牧刘表都得管她叫外甥女。
反观诸葛亮那时候就是个穷书生,家里祖上虽然当过官,到他那辈早就没落了。要说这门亲事,倒像是黄家大小姐下嫁穷秀才。
这里头有个讲究,黄承彦看人眼光毒得很。那年头读书人遍地都是,可能把《六韬》《三略》吃透的没几个。诸葛亮在荆州文人圈里渐渐有了名声,黄老爷子亲自上门考校学问,三五个回合下来就认定这是块璞玉。
要说黄月英也不是省油的灯,这姑娘打小跟着父亲读书,天文地理、机关算数样样精通,寻常男子根本入不了她的眼。
成亲那天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傻了眼。新娘子没盖红盖头,大大方方跟诸葛亮并肩站着,手里还捧着个木头做的机关鸟。
后来听黄家下人说,新姑爷送来的聘礼是亲手绘的荆州地形图,新娘子回礼就是这个能扇翅膀的木头鸟。这两口子成亲不办酒席不请宾客,就躲在屋里研究了一整天机关术。
要说诸葛亮后来能造出木牛流马,这里头少不了黄月英的功劳。
那年头打仗最头疼粮草运输,黄月英出主意在木头车上装活动关节,诸葛亮负责画图纸做实验。两口子经常在院子里折腾得灰头土脸,造出来的机关车能自己爬坡过坎,看得老丈人黄承彦直拍大腿叫好。
外人总觉得诸葛亮娶黄家小姐是攀高枝,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两口子根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诸葛亮要出山辅佐刘备那会儿,黄月英把家里值钱物件变卖一空,连嫁妆箱子都拆了给夫君置办行装。
后来诸葛亮在前线打仗,黄月英在后方带着工匠造连弩、修栈道,硬是把个家底薄弱的蜀汉撑了起来,要说长相这事,史书里倒是留下段趣闻。
后来黄月英亲自改良了蜀锦织机,让成都丝绸卖遍天下,那些嚼舌根的这才闭了嘴。
诸葛亮五十岁那年北伐,黄月英托人捎来件鹅毛大氅。丞相府的人都说夫人手巧,用野鸭子绒毛絮的夹层又轻又暖。
要说这两口子过日子也真有意思。诸葛亮在成都当丞相,黄月英偏要留在老家种地养蚕。
天下人都说诸葛亮是千古贤相,要我说这贤相背后站着个更了不起的女人。
黄月英要真是个大美人,说不定史书里早把她写成红颜祸水了。正因她相貌平平又才华横溢,才成就了这段不靠皮相、不凭家世的真情。
就像老百姓说的,好饭不怕晚,良缘不嫌丑,这两口子用一辈子证明了什么叫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