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我要先来讲一下修改病句的原则哈,昨天我讲了修改病句时自己化身一位资深专家来给病句诊断,那么诊断也要有原则,我们诊疗的原则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记得之前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上来就瞎诊断,诊断完就瞎治疗,有时候病患可能只是感冒而已,然而却被开膛破肚了,有时候是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却又被当成普通的小感冒简单治疗了,这么一来不仅耽误了病患的治疗时间,也影响了自己的声誉,那么究竟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我们就记住一个原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可以了!我们班的同学就是用的这个,现在病句修改基本都不丢分了!以下是我总结的其他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是针对昨天的课程做一个补充的,需要的可以赶紧收藏起来啦!
其他几种常见的病句
一、复句中的语病
(一)关联词使用错误
①不管那里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垦荒队员还是在那里开垦出万亩良田。
解析:这个复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管”应该为“尽管”,用错了关联词。
②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我的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解析:这个复句应是条件关系,“尽管”和“多么”不能相应使用,应改为“不管”。
③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解析:“因为”和“反而”不能搭配。“因为”表原因,“反而”表递进,“反而”应改为“所以”。
④几天来,朝鲜艺术家们在北京参观、访问、演出,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体现了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的深厚的战斗友谊。
解析:“无论”后面常用“也、总、都、还”来呼应,不能同“就”搭配,可以删去“无论”,改为顺承关系。
(二)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关联词在复句中的位置,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前一分句的连词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连词一般在主语前。
①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解析:前后两个分句主语相同,“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这两个分句都承前省略了主语“中药”,所以“不但”应在本句主语“中药”之后。
②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解析: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所以“一方面”应放在主语“农民”前。
(三)分句位置不当
①近两年来,他的科研成果的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其中有两项不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解析:这个复句后面的两个分句之间的递进关系弄颠倒了。应改为“不但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②在抢险抗洪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多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堤,战胜了洪水。
解析:这个复句是顺承,但是次序混乱,应改为“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多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
二、与数字有关的语病
(一)减少……倍
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降低了一倍。
解析:数量减少、降低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或实际数量。“一倍”改为“一半”。
(二)平均分都……
①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
解析: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如果学科不止一门,考试不止一次,“平均成绩都”可能是正确的。
②这次期中考试,我班各门学科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二班,打了一个翻身仗。
解析:学科不止一门,“平均成绩都”说法正确。
(三)时速每小时…时速…/小时
这种新型车每小时时速220公里。
解析:“时速每小时”重复。
(四)最多…以下 至少…以上
①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②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元以上。
解析:“最多”“至少”只能跟上下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以上”“…以下”都表示范。
(五)大约……左右
①他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②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③赵家坡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
解析:“大约”“超过”“将近”后面跟整数表示约数,后面不能表示约数的“左右”“以上”“上下”等。
(六)集合名词不能以表示个体的词为单位
“二十个岁月”“三个莘莘学子”“20万朵花粉”等,说法都不正确。
三、词语使用错误
(一)词类误用
①他几天没睡好觉,昨天吃了药,一连睡眠了二十小时。
解析:“睡眠”是名词,误用为动词了,可以改为“睡”。
②甲乙两个足球队比赛,甲队比乙队很优势,最后轻松地战胜了乙队。
解析:“优势”是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了。可改为“有优势”。
③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
解析:“充沛”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应改为“充满”,去掉“着”。
④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
解析:“偶尔”是副词,应改为形容词“偶然”。
(二)介词使用错误
1、对于、对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
解析:“对于”改为“对”。
他对于老师很尊敬。
解析:“对于”改为“对”。
2、在……下
“在……下”中间插入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在不减少插秧丛数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养红萍,争取大幅度提高红萍产量,为解决饲料问题闯出一条新路子。
解析:“在……下”中间插入的是谓词性短语,应改为“在不减少插秧丛数的条件下”。
3、由于、由
“由于”表原因,“由”表示“从”。
马列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伏的、波浪式地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解析:“由于……所决定”不能搭配,应改为“由……所决定”。
附1:常见的杂糅形式
1、本着……为原则 可改为: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2、是出于……决定的 可改为: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3、有……组成 可改为:有……,由……组成
4、靠的是……取得的 可改为:靠的是……,是……取得的。
5、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可改为: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6、围绕以……为中心 可改为: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7、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可改为:成分是……,由……配制而成。
8、是为了……为目的的 可改为:是为了……,是以……为目的。
9、原因是……造成的 可改为: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10、是因为……的原因 可改为:是因为……,是……的原因。
11、是由于……的结果 可改为:是由于……,是……的结果。
附2:常见的重复
1、卫生洁具2、凯旋而归3、德育教育4、邂逅相遇5、悬殊很大6、忍俊不禁地笑7、亲眼目睹8、来我校莅临指导9、过虑的想法10、互相厮打11、十分罕见12、过高的奢望13、难言之隐的苦衷14、最后终于15、勿要吸烟16、大家众所周知17、每天日理万机18、心里耿耿于怀19、心里自惭形秽20、最高的顶点21、羞得无地自容22、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23、突然恍然大悟24、每个学生人手一本25、目前的当务之急26、曾经历任……职务 27、令人威慑28、国际间29、涉及到30、报刊杂志(报刊即报纸和杂志)31、免费赠送
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