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一触即发”,中国人看病吃药会变贵吗?

桐桐看趣事 2025-04-17 02:30:51

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实施新关税90天,降低“对等关税”至10%,同时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4%提高到125%,立即生效。

4月10日,白宫发布行政命令,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达145%。

关税战对于普通百姓有何影响?

美国提高关税,我们看病吃药会变贵吗?下面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下图这个像灯泡一样的小东西叫做CT球管,是医院CT机最核心的部件。每一次拍CT,都是通过它向人体发射高能X射线,进而呈现出患者身体内的三维影像。

它看似不起眼,价格却基本在50万以上,并且使用寿命是以秒来计算。

CT球管

有的医院一年甚至要更换一到两次。但受质量、成本等因素影响,CT球管的国产率仅为10%,其缺口主要依靠从美国进口,美国进口占比高达40%。

CT球管价格(资料来源:21经济网)

CT球管价格高昂,达到50万一个,是因为国外垄断吗?事实并非如此,50万一个的价格其实还算便宜。4月4日,商务部门接到昆山某医疗企业的举报,决定对进口CT球管展开反倾销调查。

原因在于,外国CT球管价格过低,致使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经营艰难,生存面临困境。当前激烈的关税战,再加上对国外CT球管的反倾销调查,普通人去医院拍CT的费用恐怕很难不上涨。

有人或许会问,医院不是有财政补贴吗?

确实有补贴,但并非所有设备的采购费用都能得到足额报销。2021年,全国公立医院负债高达1.9万亿,负债率普遍超过45%,其中一部分资金就用于医疗器械的更新。

不仅仅是CT球管,我国每年要从美国进口价值150亿美元的医疗用品,其中85亿的大头是各类高端医疗器械,如手术机、血管造影机等。那么接下来,病人需要检查,医院要维持运营,成本增加了该怎么办?上调检查费用很可能成为医院无奈的选择。

不过,检查费用涨价仅仅是看病变贵的一小部分原因,毕竟检查费用好歹还能通过医保报销。而美国进口的另一大项——西药原研药的涨价,对普通人的影响或许更为深远。

要理解其中缘由,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原研药到底是什么。

当人们头疼脑热时,很多人可能都服用过布洛芬。但走进药房就会发现,布洛芬的种类繁多,价格差异也很大,有的一盒要二三十块,有的一盒只要三五块,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

英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首次研发出了布洛芬。

一盒20块钱左右的布洛芬,大多是中外合资品牌。像芬必得这个品牌的布洛芬,就被称为布洛芬的原研药,即第一个研发出来且具有专利保护的药品,平均一颗的价格在一块多。

随着专利保护过期,世界各国为了让药品价格更加亲民,允许其他制药企业通过逆向工程仿制原研药,这类药被称为仿制药。由于节省了研发成本,所以价格相对便宜,三五块钱一盒的布洛芬,一粒药只要一两毛钱。

布洛芬发明者:英国化学家 斯图尔特.桑德斯.亚当斯

我国对美国原研药无差别加征关税,主要影响两类药品:一类是仍处于美国制药企业专利保护期内,无法进行仿制的原研药;另一类是虽过了专利保护期,但在国内市场仍具竞争力的原研药。

先说第一种无法仿制的原研药,目前主要集中在高端抗癌领域。

例如治疗肺癌的可瑞达,一支价格近2万块。虽然国内有部门组织赠药活动,但由于无法通过医保报销,在关税的冲击下,每个抗癌家庭每年可能要增加十几甚至几十万元的支出。

可瑞达

这一现实虽然残酷,却真实存在。对于第二类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情况则更为复杂。

以治疗炎症的阿奇霉素原研药希舒美为例,它来自美国辉瑞,目前专利已经解封,可希舒美仍占据国内40%的市场份额。因为在药效方面,仿制药与原研药确实存在差距。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通过逆向工程仿制的药品,在辅料制作工艺上很难做到与原研药100%还原。

希舒美

就拿药物外层的淀粉外衣来说,只有0.1毫克的差异,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因此原研药的价格通常更高。目前市面上一盒希舒美价格在50块左右,是同等规格仿制药价格的4倍。

也正是因为价格因素,包括希舒美在内的大部分进口原研药都未能进入国家集采目录,患者若想买,只能去药房自费。如今关税落地,未来一盒希舒美从50元暴涨到100元并非没有可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进口原研药都会涨价,有的甚至可能直接退出市场。比如治疗乳腺癌的白蛋白紫杉醇,原本依赖从美国进口。

但在2020年前后,美国进口商的工厂因环境不合格被查出,相关进口一度暂停。虽然去年恢复了进口,但由于价格高,且在效果上与国产仿制药相比优势不明显,所以很难打开市场。

总结来看,这轮关税战可能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导致医疗器械涨价,或使看病检查费用增加;二是可能造成进口原研药价格上升,尤其会给依赖高端进口药物的癌症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对于那些有可能被仿制的一般原研药,市场也可能加速洗牌,效果好的得以留存,失去竞争力的则会被淘汰。所以,看病变贵很可能成为大概率事件。

这个结论或许令人不悦,甚至有些残酷。

但需要明确的是,是特朗普率先发起贸易战,是美国逼迫我们进行反击。

无耻的昂萨集团将我们视为落后者,企图继续压榨我们,阻碍我们的科技创新,妄图让我们永远买不起、吃不起、用不起,永世不得翻身。

针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我国采取了积极有力的反击。

4月11日,外交部回应“美方称对华加征145%关税”时表示,若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4月12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税率由84%提高至125%。

在这场关乎发展尊严的较量中,我国从来不是被动的承受者,而是破局的开拓者。从关税反制到科技突围,从国际合作到民生保障,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大国的智慧与担当。

历史早已证明,压力能淬炼出更坚韧的筋骨,封锁会催生出更蓬勃的创新。

当国产CT球管突破技术瓶颈,当抗癌新药不断填补空白,当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版图中稳健前行,我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 “越是艰险越向前” 的时代答卷。

国产CT球管“独角兽”

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今天的我们则以科技实力与制度优势捍卫发展权益。

每一次攻坚克难的脚步,都在为十四亿人的健康福祉夯实根基,每一轮开放合作的握手,都在为全球经济注入和平共赢的新动能。

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必将属于坚守自主创新、深耕民生福祉、胸怀人类命运的奋斗者。

文本来源:楠哥有才气



0 阅读:0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