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扒点观影
伊朗,全球兵家必争之地!
很多朋友到现在还不明白,俄罗斯和美国都离伊朗太过遥远,可这几年美俄两国一直将中东地区视为一个战略要地,这是为何?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中东作为全球?60%已探明石油储量??的集中地,始终是美俄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美国通过控制霍尔木兹海峡(日均1700万桶石油运输通道)确保全球能源定价权,而俄罗斯则借伊朗南帕尔斯气田与亚马尔气田的“北南天然气走廊”项目,构建跨欧亚能源网络,直接挑战美国主导的石油美元体系。
目前中东已成为美俄全球战略的??压力释放阀??,??美国通过以色列对伊朗“抵抗轴心”(真主党、胡塞武装)的定点清除,削弱俄伊联盟的辐射力。2025年4月美军向中东增派B-2轰炸机群,表面打击胡塞武装,实则剑指伊朗核设施。
俄罗斯则是在叙利亚部署S-500防空系统,向伊朗转移格洛纳斯卫星导航技术,使“苏雷曼尼-2”导弹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形成“非对称威慑”。
2、经济绞杀:二级关税制裁延伸至伊朗石油交易网络的运输端与接受端,通过制裁油轮运营商和炼油厂切断其能源生命线;
但伊朗展现出惊人的战略韧性——其石油出口通过私营企业网络维持日均150万桶规模,并通过与中俄联合军演展示反介入能力。而且伊朗外长此前也表示,美国对伊朗的威胁是无效的,美国要想和伊朗谈判,那就必须取消威胁。
美国和伊朗的新一轮谈判即将开启,而俄罗斯媒体也在这时候放出了消息,那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批准与伊朗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条约明确规定,若一方遭受侵略,另一方不得向侵略者提供任何军事或其他援助,并需依据《联合国宪章》协助解决冲突。这一条款直接针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威慑,形成“准同盟”性质的战略屏障。
具体而言,俄罗斯借伊朗打通印度洋出海口,伊朗则依托俄制衡美国军事威胁。双方还将以本币结算、技术标准输出替代美元霸权,推动多极秩序形成。
俄罗斯试图打破美元结算体系,而中国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与之呼应。俄罗斯的“先机”实为危机驱动下的战术胜利,而中国的受益则来自长期技术积累与灵活外交策略的结合。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如何在技术主权与开放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