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扒点观影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中方对美连出3招后,美白宫开始坐立不安了!
是美国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如今美国撑不住了,又对外释放出信号,想在1个月内和中方达成相关协议。
说白了,美国对华态度之所以松动,本质还是美国受到关税战的巨大反噬,导致美国现在出现了供应链危机。
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美国供应链危机本质是其单边主义政策、产业空心化与社会矛盾激化的集中爆发。那么问题来了,目前美国出现的供应链危机,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如下几点:
一、消费品短缺与价格飙升
服装与家电断供
美国服装进口59.1%的降幅导致零售业陷入瘫痪,ZARA等品牌被迫销售库存旧款,沃尔玛预计服装价格三个月内上涨60%。家电领域因中国出口受阻,美国市场面临冰箱、电视等商品断货风险,Best Buy等零售商库存周转周期从30天延长至90天。
物流系统崩溃
洛杉矶港集装箱堆积量达历史峰值,亚马逊海外仓库存仅剩两周供应量,空运成本暴涨3-5倍。货运代理公司Flexport数据显示,美国进口集装箱预订量单周暴跌49%,供应链恢复预计需18个月。
二、制造业停滞与产业链断裂
汽车产业链停摆
特朗普政府对华54%的关税使每辆进口车成本增加6000-8000美元,特斯拉上海工厂虽国产化率达95%,仍被迫转移产能至墨西哥。美国三大车企的线束、电池等关键部件断供,导致生产线间歇性停工。
半导体产业受制
美国对28纳米芯片技术封锁反噬自身,英特尔、台积电交付延迟,军工芯片因稀土断供成本飙升18%。中国对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直接威胁F-35隐形涂层等军工生产。
总的来说,特朗普团队的关税政策推高美国本土通胀至5.8%,消费者年支出增加4400美元,形成“企业成本-民众负担-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正如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警告:“这不是短期冲击,而是全球化产业链价值重组的开端。”
一开始,特朗普团队可以说是嚣张到了极点,可这场所谓的关税战,开启还不到20天,特朗普团队明显有点乏力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美方错判了形势,说白了就是高估了自身实力,低估了中国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在面对美国关税战面前,对美的反制十分强硬,且目前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那为什么中方有这个底气呢?我认为,或许下面这段话能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实物重要还是钱重要啊?咱们现在生活在物资特别充裕的和平年代,市场上大多是买方市场,所以好多人就觉得钱更重要。
其实任何时代,物资才是更关键的。就像傅海棠说的那样,“那些经济学家,觉得财富是个累赘,可实际上呢,东西当然是越多越好。
别看美国现在咋咋呼呼加关税,咱中国工厂的机器一开动,衣服鞋子手机家电要啥有啥,美国超市里摆的缝纫线77.8%都是浙江柯桥产的,五角大楼造导弹用的稀土磁铁60%来自包头,就连墨西哥造的汽车零件也有三成六是咱供的。特朗普嘴上喊着制造业回流,可美国工厂早被金融资本啃得只剩空壳,现在连造个螺丝钉都得看中国脸色。
要说短板咱也有,原油铁矿石这些确实得进口,但咱们手里攥着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真要较起劲来,光电动汽车、5G基站、光伏板这些硬通货就能把美元霸权砸出窟窿。傅海棠说得在理,货币就是个记账凭证,真金白银的物资才是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