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发布,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预计各分配100个名额,但各院的总数不得超过100名。也就是说今年两院院士增选的总额不会超过200人,具体增选院士多少,要到最后一刻才会揭晓!
从工程院公布的8个学部增选计划看,基本都是在10-8人,剩下的约20人主要给了特殊科研贡献者,民企科研人员,与一些偏远地区科研人员或者女性。吉林大学就有一篇顶刊甚至一篇没有的人,就是这样当选的。
在科学院方面,名额具体是数学预计不少于4人,物理预计不少于9人,数理类总数不少于15人,化学大类也在15人以上;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最少是19人,是6大学部中人数最多的,也可见国家对基础科研的重视!
在本次增选规则中,明确要求处级以上个人不能参选,也不能提名;如此规定不知道一些高校与单位的校长、院长与主任们是否乐意;如此规定一个好处就杜绝院校领导抢科研人员头衔的情况发生!
从近十年的两院院士实际增选的名单看,基本每次两院实际增选人数是各在60人左右,今年的预分配100人名额,从这方面说,今年两院院士增选是大扩容的;约在40%左右!
如此情况对于科研人员是好事,可以激励更多人的科研人员投身科创工作,但是如此大的扩容是否让“院士”的含金量下跌,不再是物以稀为贵呢?确实不好说!
2025年度院士增选,两院各预分配100人,目前只是预计名额,最终当选人数要到最后一刻才知道,但是大扩容已经不可避免了!
两院院士增选主要看候选人的科研成果,主要考察指标一个是国家三大奖的成绩,其次是国际学术顶刊的数量与质量,还有就是国内知名科学奖的获取情况。如果没有这些荣誉奖项在身,就属于照顾性“院士”。
中科大与南大在最近几次的国家科技奖上表现一般,院士增选人数也不多,但是今年会如何呢?此前有人预测两校会在今年的院士增选中翻身,会有多人当选院士的;为此有人还列出了两校可能当选院士的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与当选院士是两码事;从最近几届的院士增选看,某校还出现过6中1的情况,从这方面说,没有过硬的科研成果,想成为院士是很难的,你看好南大与中科大在今年的院士增选中翻身吗?我说可能性不大!
文末总结
2025年度院士增选扩容是肯定的,扩到多少是未知数,这是一个悬念;还有就是扩容的院士,其增选要求是否会降低呢?一旦要求降低,是否会让院士头衔泛化呢,这是又是一个悬念;结果只能等最后一刻了!
国际学术期刊这个指标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国际科技合作已经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