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的野心,击败李茂贞,迎接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

诗情画音 2023-03-24 17:22:16

朱温虽然成了暴发户,但也没有时间让他过多地高兴,因为在近在咫尺的蔡州又冒出来一个皇帝。

这个皇帝,就是那个投降了黄巢的蔡州节度使秦宗权。

秦宗权本来只是一个牙将,趁乱夺权,爬上了节度使的宝座。当时天下大乱,大唐皇帝也顾不上管他,甚至他投降了黄巢,朝廷还没有撤销他节度使的职位。黄巢死后,他决心继承大齐金统皇帝的遗志,也来过一把皇帝瘾。

当皇帝是要本钱的,秦宗权的本钱就是骁勇善战的蔡州兵。

蔡州从安史之乱以后,一代一代地造反,胆子越来越大,兵越练越精,历代皇帝对他们都很头疼。他们活跃在两淮平原地带,却以骑兵著称,这里的马少,他们便骑骡子冲锋,这就是当时著名的“骡子骑兵”。这些骑兵都是穿黑衣服,远远望去,如同乌云压顶一般,故而号称“黑云都”。独眼龙李克用的沙陀兵也穿黑色的衣服,人称“乌鸦军”。两支黑色的军队,都是很能打仗的部队。

新皇帝秦宗权撒开他的骡子军在河南到处打家劫舍,又烧房子又抓兵,黄淮之间西起陕西、东到大海的广大地区,都给他骚扰个遍,州、县官打又打不赢,守又守不住,好多人都弃地而逃。汴州与蔡州相邻,朱温也吃了不少苦头,他不但没有上火,反而还暗自高兴,凭敏锐的观察力,他觉得自己的运气来了。

臣子之功莫大于勤王,消灭“假皇帝”,更是功劳中的功劳。黄巢死了,首级意外地被时溥得了去。其实,即使黄巢不死,凭自己这两下子,也不一定奈何得了他。如今,在自己的身边又出了一位假皇帝,这是上天给他送来的一块大肥肉。

凭他的观察,秦宗权的兵虽强,内政却一塌糊涂,如果不到处抢粮食,他的那些兵根本就无法生存。而他手下的那些大将只懂得打打杀杀,都是没什么政治头脑的老粗,秦宗权想要驾驭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对手同黄巢比起来,那就是小菜一碟。

朱温不愧为一代枭雄,他既洞察到敌人的弱点,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此前,秦宗权的那些弱点,还没有转化为弱势,凭宣武军的实力,还真的不是他的对手。要打败秦宗权,还得借助援军。

“独眼龙”李克用同自己反目成仇,太原兵是没指望的了。

河南境内,陈州的赵犨感激自己上次救命之恩,一切行动听指挥,关系自没得说。

滑州义成节度使王铎是当过宰相的人,自己降唐,还是他和王重荣共同保荐,当初在关中还曾干爹长、干爹短地叫过,向他下命令,听不听还要打一个问号。

郓州的朱家兄弟有精兵三万,是自己的拜把子兄弟,请他们出手大概没问题,但两兄弟也都是有野心的人,不得不防着点儿。

于是,朱温打出了讨逆的旗号。讨逆,是替朝廷办事,不配合就是有政治问题。

王铎果然是当过宰相的人,有主见,他知道朱温不是善类,同这样的人合作,不死也得脱层皮,李克用就是前车之鉴。惹不起,咱躲得起,于是向朝廷写了一个请辞报告,自己把自己的官给撤了。新到任的义成节度使安师儒是个酒囊饭袋,拢不住手下的人。

朱温一面派人挑拨离间,一面约朱瑄不断骚扰。两年工夫,把滑州城搞得一团糟,然后趁机派大将朱珍、李唐宾,在光启二年(886)十二月一个大雪天,夜袭滑州城,活捉了安师儒,换上一个叫胡真的部将代理节度使,控制了义成军。

朱温跨据两镇之地,实力开始凌驾于诸侯之上。

朱温的内部安定了,地盘扩大了,力量强大了,对秦宗权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虽然胜少负多,但却让秦宗权的弱点逐渐转化为弱势。这时候的秦宗权,空有精兵强将,却没有能耐保障部队的供需。供给得不到保障,将士们就有了怨言,于是士气低落,出现厌战情绪,秦宗权纸老虎的面目便显露出来。

光启三年(887)五月,朱温汇集郓州的朱瑄、兖州的朱瑾,加上自己的宣武、义成两镇,共四镇大军,同秦宗权在汴州城北的边孝村展开决战。四镇联军击败“皇军”主力二万人。

朱温将从秦宗权那里夺取的东都、河阳(今河南孟县西)、许州、郑州等州县献给朝廷,偷偷留下郑州。真皇帝被冒牌天子吓得逃出长安,几年不敢回来。听说朱温大捷,高兴都来不及,哪会计较一个郑州呢?

边孝村之战,彻底伤了“秦皇帝”的元气。从此,再也没有缓过劲儿来。

中国有句古话叫“树倒猢狲散”,秦宗权部下的几员悍将见跟着他闹下去没多大前途,纷纷离他而去。

次年,假皇帝秦宗权遭部下暗算,被打断了双脚送给了朱温。朱温把这个假皇帝转送给长安的真皇帝。真皇帝下令杀了假皇帝秦宗权。

朱温打败了秦宗权,一下子“脱贫致富”,但他没有得意忘形。

朱温不是“独眼龙”,因为李克用是一个只懂得打打杀杀的莽汉;朱温不是假皇帝,因为秦宗权是一个不知自己有多少斤两的二愣子。朱温对当时形势有足够的认识:自己人有了,枪有了,地盘也有了,可辖区不依山、不靠海,物产并不丰富。

更要命的是,一马平川,易攻难守,四面都有强邻,这些邻居中除朱家两兄弟外,没有一个靠得住,都对自己的地盘虎视眈眈。一旦冤家对头“独眼龙”缓过神来,恐怕就要打得自己满地找牙了。

这时候,有人给他推荐了一个叫敬翔的读书人。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人,从小聪颖过人,反应灵敏,写得一手好文章,人称少年英才,可惜科举却屡试不中。榜上无名,脚下却有路,他到汴州投靠同乡王发。王发在朱温的宣武军任观察,敬翔想通过他的关系,寻找一份工作。王发位卑职微,找不到引见的机会。于是,敬翔便留在军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军营中的将士代写书信混口饭吃。

敬翔的信写得通俗易懂,很受官兵的喜爱,有时一两句话,竟然被当成警句在军营广泛流传。这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机遇。

朱温也听到了这些警句,并且喜欢上了,他觉得写警句的人很有才。当他听说是部下王发一个叫敬翔的同乡写的,立即叫王发引敬翔来见他。

既然是有才的人,朱温也不耻下问,第一次见到敬翔,就直截了当地问:“听说先生精通《春秋》,我很想学习《春秋》之法以图大业,先生有什么好办法教我?”

“用兵之道,在于随机应变。”敬翔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明公欲图大业,难免要同四邻发生冲突,与其严防死守,不如主动出击,让部下诈降邻州,再向朝廷请旨,声称捉拿叛徒而师出有名,达到消灭对手的目的。”

朱温从敬翔那里,找到了一条消灭对手的光明大道。

朱温选择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竟然是对他有恩的朱瑄、朱瑾两位盟兄弟。他先派人诈降朱家兄弟,接着诬陷朱家兄弟诱杀宣武军的士兵,然后发兵袭击朱家兄弟,夺取了朱家兄弟管辖的曹州、濮州。

朱温背信弃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专干损人利己的缺德事,没道义可言,没良心可讲,仍然是强盗的行径。

文德元年(888)三月,唐僖宗在长安宫武德殿“暴疾”身亡。他的弟弟李晔继位,即唐昭宗。

唐昭宗即位之后,唐王朝的皇权进一步弱化,各藩镇趁平定农民起义军的机会,都在大张旗鼓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朱温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位。

朱温暗中贿赂宰相张瑄,唆使他出征河东。朱温的目的,是想借朝廷的力量削弱河东军的势力。

张瑄不知利害,出兵攻打河东,被李克用击败,张瑄也因此而被贬往远州。

朱温乘机浑水摸鱼,借发兵征讨河东的名义,欲借道魏州(今河北大名)去攻打河东军。

魏博军统帅罗弘信同河东军李克用一向相处得很好,当然不会为虎作伥,让朱温通过自己的地盘去攻打自己的朋友。

朱温于是有了借口,乘机向魏博军动家伙。

罗弘信虽然奋起反抗,无奈技不如人,只得向朱温行贿,向他求和。朱温得到丰厚的贿赂,也就停止了进攻。

朱温从魏博军那里捞到油水后,又转攻兖州、郓州,但他的前军却被朱瑾击败。

朱温在兖州没有占到便宜,便迁怒于徐州。

恰逢秦宗权的弟弟秦宗衡率兵侵犯淮扬,朝廷命朱温兼任“淮南节度使”,并命他出兵淮南,征剿秦宗衡。

朱温出兵淮南,必须借道徐州,但在借道这件事上又发生了意外。徐州节度使时溥,就是拿到黄巢的人头的那个人,论资历、论威望,都在朱温之上,但职位却在朱温之下;论地理位置,徐州也比汴州距淮南近,就算排队,淮南节度使也轮不到朱温。由于这些原因,时溥拒绝了朱温借道的要求。

朱温恼羞成怒,以时溥不肯借道为由,发兵攻打徐州,并接连攻克了濠州、泗州。

时溥连战连败,只得退守彭城,但终究抵挡不住朱温的猛烈攻势,彭城沦陷。破城之日,时溥举族登燕子楼自焚而亡。

乾宁四年(897),朱温再次出兵攻打兖州、郓州。

兖州、郓州的朱瑾、朱瑄弟兄俩,由于连年征战,已经弄得师疲力竭,面对朱温的强大攻势,无力再战,只得向河东集团的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对朱温的奸猾早就怀恨在心,答应出兵支援兖州、郓州。但他出兵东援,必须经过魏博军的防地。

魏博军罗弘信正同朱温打得火热,正所谓有了新欢忘旧爱,不同意李克用借道,并派部队切断河东军东进的道路。

李克用无法强行过境。

朱瑄、朱瑾兄弟俩久等援军不到,最终战败,朱瑄战死,朱瑾败走淮南。

朱温攻克兖、郓二州后,得知朱瑾的妻子是个大美人,立即派人将她弄来,色眯眯地对她说:“既然朱瑾靠不上了,你就跟了我吧!”

朱瑾的妻子泪流满面,拒不答应。

朱温立即露出色狼的本性,来了个霸王硬上弓,强行将她留下来陪宿。女人到了这个时候,只是待宰的羔羊,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朱温返回汴州后,带着朱瑾的妻子去见妻子张惠。两个女人互拜之后,张惠流着泪说:“我们的丈夫本是同姓,还是拜把子兄弟,为一点儿小事大动干戈,打胜仗则夺人妻子为妾,还是我们女人的命苦啊!假如不幸汴州失守,那时,我可能也会同你一样的下场。”朱温知道妻子是在讽谏他,无奈之下,放了朱瑾的妻子,让她出家为尼。

张惠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有些不幸的女人,常让人送去些衣物食品,或许算是替朱温弥补一些罪过。

朱温的老母是一个善良的老人,对儿子的所作所为相当不满,经常告诫朱温,叫他不要滥杀无辜,不要淫乱作恶。

朱温虽然不爱听,但母命难违,还是装出恭顺的样子,行动上也有所收敛。当他的母亲回午沟里老家、不久病故之后,朱温犹如脱缰的野马,更加肆无忌惮。幸亏妻子张惠贤明谨慎,及时规劝,才使朱温不至泛滥。

朱温本来对张惠夫人就非常宠爱,加之她的话很在理,让人不得不服。久而久之,便对这位贤良的夫人有了敬畏之感,大事小事,都要向她求教。有时督兵在外,夫人带信让他回去,他也二话不说,立即拨马回军。平时的侍妾,只控制在三五人,不敢贪得太多。

张惠以她一颗温柔善良的心、博爱的襟怀,时刻督导、感化着泼皮无赖出身的朱温,让他少做了不少缺德事。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如果说朱温对任何人都不是真心的话,对夫人张惠,却是唯一的 例外。

朱温占据了兖州、郓州等地,兼任宣武、宣义、天平三镇节度使,后来又会同魏博军攻打李克用,占领了洺州、邢州、磁州(今河北磁县)。

当时的李唐朝廷,已经被朱温控制,就连唐昭宗李晔也要看朱温的脸色行事。

皇帝成了傀儡,朱温一人独大。

光化三年(900),丧失了朝政控制权的唐昭宗郁郁寡欢,满腹的怨气无处发泄,只好借酒消愁。

酒是一把双刃剑,当你豪情满怀的时候,酒可以壮胆,让你豪气冲天;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酒会让你走向颓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的两句名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说的就这么回事。

唐昭宗心里郁闷,真正是“举杯销愁愁更愁”,酗酒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他的脾气变得更加暴戾。一天,唐昭宗又喝得酩酊大醉,当天夜里,杀死宦官、侍女数人,引发了宦官们的恐惧。

唐官头目、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光也感觉到危机,阴谋废掉唐昭宗。

十一月,刘季述断然发动政变,率兵闯进宫中。

当时,唐昭宗正在七巧楼,见乱兵闯入,大惊失色,吓得从床上滚落到地上,挣扎着爬起身,正欲逃走,刘季述等人已经冲入寝殿,把唐昭宗按在座位上,宣布以太子裕王李裕为帝。

唐昭宗还想分辩,倒是何皇后见势不妙,马上取来传国玉玺交给刘季述,扶着唐昭宗去了少阳院。

刘季述似乎还不解气,带着士兵随后赶到少阳院,喝令唐昭宗站着,大骂“数十罪”,然后将他软禁在少阳院,派人严加看管起来,不让他外出。史书记载当时的情形是:

凡兵器针刀皆不得入,上(昭宗)求钱帛俱不得,求纸笔亦不予。时大寒,嫔御公主无衣衾,号哭声闻于外。

刘季述政变成功后,大开杀戒,“每夜杀人,昼以十余车载尸出”。刘季述想借杀人“立威”。

刘季述很想借机杀掉宰相崔胤,但却没有这个胆量,因为崔胤有朱温做靠山,如果杀了崔胤,朱温绝不会放过他。

如果杀了别人,自己也得死,这个人还是不杀为好。

崔胤见刘季述如此猖狂,自己却又奈何不得,只好派人召朱温回京解救皇上。恰好刘季述也派义子刘希度到了汴州,向朱温“许以唐社稷输之”。

面对刘季述的诱惑,朱温却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自己的势力,对内,还不足以铲除宦官;对外,也不足以号令诸侯。因此,他没有接受刘希度送来的厚礼,也没有听从崔胤的召唤,只是软禁了刘希度,派心腹蒋玄晖到长安去打探消息,自己则继续率兵攻打河中。朱温不肯回京平乱,给了将领孙德昭一个露脸的机会。

崔胤见朱温无意回京,暗地联合孙德昭,在安福门设下伏兵,趁上朝之机,一举杀掉中尉大公公王仲光,然后派人到少阳院通知唐昭宗,说逆贼已诛,请皇上出来奖赏将士。

唐昭宗和何皇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王仲光那个没有胡须的脑袋从墙外抛过来,他们才敢打开大门。

天复元年(901)正月,唐昭宗被禁军救出之后,重新登上大位。刘季述等人被乱棒打死,弃尸于市。

皇太子李裕降为德王,改名李祐。

宰相崔胤希望借此机会削夺宦官的兵权,交由文臣掌兵。

唐昭宗征求意见的时候,遭到神策军的反对,只得任用宦官韩全海为神策军中尉,接替刘季述的职位。

韩全海比刘季述更狡猾,当得知唐昭宗和崔胤有诛除宦官的意图之后,常在唐昭宗面前哭求。唐昭宗妇人之仁,不忍下手,让崔胤诛除宦官的计划搁浅。

当时,朱温与李茂贞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朱温想拥皇上到洛阳,李茂贞想劫皇上去凤翔。

崔胤知道时间拖得越长,对自己越不利,秘密派人给驻扎于定州行营的朱温告急,要他火速入关,带兵迎驾,并称:“今不速来,必成罪人!”

关中地区是唐朝廷的政治中心,入据关中,可占据政治优势。刘季述叛乱的时候,崔胤请朱温进京,朱温没有来,丧失了一次入关的机会,后来颇有悔意。这一次,他没有再犹豫,迅速兵发汴州。时为天复元年(901)十一月。

韩全海听说朱温发兵,暗通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将唐昭宗挟持到凤翔去了,临离开长安的时候,他让士兵在宫内宫外到处纵火,长安城变成了一片火海。

唐昭宗本不想外逃,但皇宫已经成了一片火海,加之遭韩全海挟持,由不得他不走。

崔胤一班朝官不肯同行,仍然留在长安。朱温率军进据长安后,只在城内待了一天,立即率兵赶往凤翔。在凤翔城东扎下大营之后,一连数日,只是在城外摇旗呐喊,并不攻城。

李茂贞亲自上城道歉,唐昭宗又给朱温下诏,让朱温回到自己的防区去,不要在凤翔惹是生非。

朱温本就无心迎驾,皇帝老儿竟然发话让他归镇,他乐得借坡下驴,带兵回到河中。他继续派兵攻打河东,攻占了慈州、隰州、汾州,直逼太原,围攻数日,却被河东军杀败,最后撤军回汴州去了。

崔胤又亲自赶到河中,力劝朱温前往凤翔,他几乎是哭着对朱温说:“朱公再不发兵,李茂贞有可能劫圣驾至蜀地,如果那样,时势大异!”

崔胤为了请动朱温出兵,甚至放下架子,亲自拿起乐板,乐颠颠地唱着赞美朱温的歌词以助酒兴-“亲执板,为全忠(朱温)歌以侑酒”,给足了朱温的面子。

朱温不再犹豫了,亲率五万兵马,风风火火地赶到凤翔,将凤翔围得水泄不通。

李茂贞孤城无援,粮草耗尽,城中军民多饿死,加之连战失利,知道撑不下去了,一旦城破,性命难保,于是杀死了韩全海,放出唐昭宗,同朱温议和。

朱温击败了李茂贞,让部下带唐昭宗回长安,自己在半路上迎接。见了唐昭宗,他痛哭流涕,伏地不起。然后亲自将唐昭宗扶上坐骑,为他牵马,一路走,一路哭。

朱温的这番举动,明显是在演戏,但他这种蹩脚的表演,居然骗过了当时的君臣,他们真以为朱温是一位匡护社稷的忠臣良将。

宰相崔胤为朱温的壮举兴奋不已,当朱温率大军进长安时,亲率百官到东渭桥迎接,再次拿起乐板,为朱温唱赞歌:“谒于渭桥,捧卮上寿,持板为全忠(朱温)唱歌词,赞其功业。”

朱温早存虎狼之心,欲插手朝廷权力中枢,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没有理由。这一次,崔胤为他进入朝廷庙堂打开了大门,让他堂而皇之地进入长安。

唐昭宗回到长安、拜谒太庙后,立即召见朱温,对他说,自己能够活着回来,全凭朱温之力,自古以来,救君于危难之中者,没有人比得上朱温。并说朱温之德,让他无以为报。说罢,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唐昭宗对朱温的报答是封他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大功臣”,晋爵梁王,兼各路兵马副元帅。

唐昭宗和崔胤万万没有料到,他们驱走的不过是几只豺狼,迎来的却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斑斓猛虎。

朱温摄取唐朝大权之后,立即就有了动作,先是大杀宦官。据载,这次被杀的太监有七百多人。

朱温大开杀戒,彻底摧毁了自唐代中期以来长期干政的宦官势力,有人说朱温有功于历史。其实,朱温的本意是为自己立威,打击宦官势力而有功于历史,只是歪打正着罢了。接下来,他把宫廷内外的禁卫军全部换成自己的子侄和心腹将士,将唐昭宗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才是他的真 正目的。

正当朱温紧锣密鼓地密谋篡位之时,突然从汴州传来消息,夫人张惠病危,他只得暂时放下计划,迅速赶回汴州探望妻子。

朱温返回汴州,夫人张惠已经是奄奄一息。看着病床上骨瘦如柴的爱妻,朱温忍不住失声痛哭。

张惠被朱温的哭声惊醒,勉强睁开眼睛,见朱温正站在床前痛哭流泪,强打精神,凄声问道:“大王回来了?”

朱温连声说是。

张惠轻声说道:“妾身病危,不久将与大王永别。”

朱温泣不成声,拉着妻子的手,伤心地说:“自从与夫人结为夫妻,已有二十多年,不但内事由夫人打理,就是外事,也靠夫人帮忙,如今,眼看大功告成,为夫也快要做皇帝了,满指望同你共享荣华富贵,再做几十年夫妻,谁知夫人竟病成这样,叫我如何是好?”

张惠流着眼泪说:“人生总有一死,况且我已做了王妃,很满足了,还想什么其他的富贵?就是为大王自己打算,也是备受唐朝厚恩,还应该再辅佐唐天子几年,不能马上废帝夺位。想想看,从古到今,能有几个太平天子?皇帝也不好当啊!”

张惠虽是女流之辈,见识却不输男儿。

“时势逼人,不得不这样做啊!”朱温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张惠叹了一口气说:“既然你有这种建霸业的大志,我也没法阻止你了。但是上台容易下台难,你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如果真能登基实现大志,我最后还有一言,请你记下。”

“有什么尽管说,我一定听从。”

张惠停了半天,喘了口气说:“你英武超群,别的事我都放心,但有时冤杀部下、贪恋酒色让人时常担心。所以“戒杀远色'这四个字,千万要记住!如果你答应,那我也就放心去了。”

张惠说完这句话,再也没有出声。当天晚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张惠死后,不仅朱温失声痛哭,就连众将士也都哭声震野。

由于朱温多疑,常滥杀属下,杀人时没有人敢出来求情,只有张惠得知后时常来解救,几句温柔在理的话就使朱温暴怒平息,因此,许多被救的将士都对张惠感激不尽,其他将士对张惠这种爱护将士之情也充满了敬仰。所以,她死了以后,将士们为她而哭。

张惠为人和善,对朱温的两个妾也是如此,没有丝毫嫉妒,更不用说加害她们。朱温因为张惠的贤惠,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娶三妻四妾。

史学家称张惠以柔婉之德制豺狼之心,是五代时期第一贤妇。

张惠被朝廷封为魏国夫人,她生的儿子朱友贞,是朱温的第四个儿子。朱温篡位做皇帝后,追封张惠为元贞皇后,这里一笔带过。

野心勃勃的朱温,办完了夫人的丧事,便将谋夺唐朝江山的事摆上了议事日程。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