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自由的双标大赏
如果你以为西方媒体是“世界的良心”,那我得说——这良心可能装了智能开关,专挑客户定制版真相。比如,同样是医院被炸,俄乌冲突中西方媒体秒速定罪俄罗斯,加沙医院被炸时却突然学会“严谨求证”;日本核污水排海这种史诗级环保灾难,欧美民众竟一问三不知……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西方媒体那些“选择性静音”的名场面,看看“自由”的喇叭到底为谁而响。

俄乌战场上的“消音器”
乌克兰是“受害者”,俄罗斯是“恶魔”——这剧本从2022年开播至今,西方媒体就没换过台本。

信息茧房流水线
俄军行动叫“焦土政策”,乌军反攻就是“战略正义”?《纽约时报》曾一边以“未经证实”为由屏蔽俄罗斯公布的美国在乌生物实验室文件,一边把同样未经证实的“布恰事件”推上热搜。更魔幻的是,Twitter给“支持乌克兰”的标签算法加权,相关话题曝光量是“停止北约东扩”的50倍!难怪美国64%的民众认定俄军故意杀平民,却只有9%知道乌军亚速营的纳粹黑历史。
俄罗斯媒体的“消失术”
从YouTube全球封杀“今日俄罗斯”,到Meta删光俄媒内容,西方平台一边高呼“言论自由”,一边把俄罗斯的麦克风砸得稀碎。2022年3月,Instagram甚至因允许用户发帖呼吁“杀死俄军”,被俄罗斯反手封禁——这波操作堪称“自由的双向奔赴”。
原来“新闻自由”的真谛是——我说你坏,你不许辩;你说我坏,我立刻断网!
核污水与夏威夷大火——西方的“环保滤镜”突然失效?
环保少女通贝里怎么不骂日本了?夏威夷大火烧出的人命,为啥不如乌克兰难民上镜?
日本核污水排向沉默的海洋

2023年日本启动核污水排海,中韩民众炸锅,西方媒体却集体“掉线”。美欧街头采访中,99%的路人表示“没听说这事”,唯一知情的还是个韩国留学生。说好的“环保公主”驾帆船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呢?怎么一到日本排毒,连BBC都学会“节能模式”了?
夏威夷大火的本土灾难不如地缘博弈香
2023年夏威夷大火烧死上百人,拜登两周后才去视察,美国媒体更是默契地“不添乱”。对比乌克兰难民被镜头360度跟拍,夏威夷灾民只能感叹:原来“新闻价值”还得看地缘KPI。

西方媒体的环保口号,大概和女明星的素颜一样——见光死的概率高达99%。
谁在操控“客观”遥控器?
资本和政客联手给媒体装“剧本”,观众却以为自己在看纪录片。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被曝向《纽约时报》、BBC打钱,要求发布“契合美政府立场”的报道。难怪拜登儿子黑料能一夜蒸发,而乌克兰总能领到“正义主角”的戏份。
默多克和贝塔斯曼的“真相提词器”路透社收钱黑马斯克,福克斯新闻为共和党站台,连《纽约时报》都学会“灵活普利策”——批评特朗普时铁骨铮铮,到了拜登这儿立刻切换“温柔模式”。
西方媒体的“客观”,大概和魔术师的帽子一样——你以为空空如也,其实全是道具。
西方新闻自由“塌房”实录
特朗普回归,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不听话”的媒体。
五角大楼对美联社关门“不承认墨西哥湾是美洲湾?那你们也别进我的门!”特朗普一招“老小孩式制裁”,把美联社挡在军方新闻之外。
BBC的“讨薪模式”经费被砍的BBC突然对中国猛夸七连,网友惊呼:“这是被夺舍了?”原来,断粮的媒体连“政治正确”都能一秒抛弃。
西方新闻自由的崩塌,像极了网红翻车——滤镜一关,真相辣眼。
当“自由”成了生意
西方媒体总爱教育别人“真相最重要”,自己却把真相做成了拼多多——砍一刀,换一单。从俄乌到核污水,从夏威夷到特朗普,他们的镜头永远对准“有用”的剧情。下次再有人吹嘘“西方新闻自由”,你不妨反问:自由是挺自由的——自由地选择让谁闭嘴。
你,上不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