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参崴,感受不一样的心情散文/听月文

香萱看文化 2023-05-28 00:27:01

走进海参崴,感受不一样的心情 散文/听月文

阅读游记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山清水秀,风景幽美,鸟语花香的景象,可以不出家门一览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而且能通过阅读身临其境,体会到书中所表达的意境,让心灵得到净化,升华,借以融合与作者美好与高旷的境界,舒展情怀,令人心旷神怡,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调养活动。

——题记

我居住在边境省份,对于出境不太感兴趣,一次偶然机会,成就了我,那时一个温暖的初夏,我踏上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国人称海参崴),感受它的浪漫,感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冻港和军港,这座城市一直以它神秘莫测的形象,深深地诱惑着我。

从边境到海参崴有210公里,大巴正常行驶也需要4-5个小时,所以,旅行社为每人都准备一份吃的:面包、红肠和瓶装水。

清晨,我们就来到绥芬河市乌苏里大街218号国际公共汽车站。站内人很多,乘大巴车去往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距离16公里,大约有20分钟就到了口岸。这个口岸通关程序复杂,操作不透明。8点左右,我们开始排队过关,是需要耐心等待的,一等就是几个多小时。俄罗斯是公认的世界上通关最难的国家之一。有一位虎背熊腰的俄罗斯中年女海关,神情懒怠;工作是心不在焉;举动慢条斯理;护照翻来覆去地看,然后,与隔着玻璃窗站立的人不断地核对,行李又是一件一件仔细检查,有时还要开包检查成为常态,纵使你心急如焚也无可奈何。近中午11点,终于放行通关了,人却激动不起来,隐隐中发现自尊心和出境览胜的兴致被打了折扣。

通向海参崴的大巴车,一辆接一辆,看上去已经服役了很多年,行驶在公路上,你能明显感到路况的变化,沆沆洼洼、高低不平,车子颠颠跛跛、上下跳舞,走的都是沙石路,坐在车上有点摇篮的味道。公路两边是广袤的森林和草原,一派原始风光,有种自然美,透过车窗似乎闻到一丝清新淡香。还有稀稀落落的村庄人家,很多小庭院里,种植着不同的花卉,衬托着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生活情调的追求,不时会看见几个美丽的俄罗斯男孩女孩在路边玩耍。  

  沿途一望无垠的草原,人烟稀少,路旁是大片大片未开垦过的土地,这要是在国内早就开垦成良田了,想到此,心中有几丝愤懑和怅然。山坡上,野草丛生,湿地上芦苇丛,偶尔点缀着一团温带阔叶林和白栅栏围着的村落,星星点点俄式小平房,显得广袤荒凉,倒像是一幅地广人稀的油画。进入海参崴郊区后,景致则大不一样。路边高大的树林里散布着一栋栋精致绝伦的彩色小房子或别墅,蕴藏着无尽的温馨气息和诗情画意。耗费了一整天,牛行的巴士,拖沓的通关手续,交通堵塞,慢悠悠的俄罗斯节奏把每个人折腾得疲倦不堪!

黄昏时分,抵达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核心区阿穆尔湾酒店。

酒店是面海的海景房。我推开窗,推开海天一色的景致。俯瞰阿穆尔湾,顿觉海风习习。

远处,烟波浩渺,薄雾如纱,船儿若隐若现。近处,海堤挡住了大海的波涛,湾内始终风平浪静。酒店后山坡绿树丛中露出俄式屋顶渗透着异域风情。海鸥像银色的精灵穿梭于海湾之间,自由翱翔。几缕夕阳照射在依山而建的酒店楼宇,金光闪闪,几抹晚霞缠绕,仿佛是梵宫琼楼,令人神往,无限诗情画意。海湾上,夕阳西下,无边的天、无垠的海、海岸散步的情人、扬帆滑翔的旅人……美景尽收眼底,一切皆是画,美醉了!

翌日清晨,海边散步,霞光从海面喷薄升起,将远处雾岚氲氤的湛蓝海面辉映的如梦似幻。四周望去,阿穆尔湾犹如葫芦的顶尖处。岸边起伏的山峦到处郁郁葱葱,依山而建的鳞次栉比的楼房错落有致地掩映在树林中。静静的海湾里,泊满了大大小小的船舶和军舰,有船在海面上驶过,犁开的白浪吸引众多美丽的海鸥争相追逐。山和海在这里都相互依偎,相互缠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凸显了海滨自然的极致之美。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舒心,让我在潜意识中进入仙境一般。

出了酒店,我们来到海洋大道,这条街道尽头是城市广场外的宁静的海。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车往,川流不息,游客如织。这里是海参崴最美的景色,银色的街道仿佛像一面镜子,镜子两旁遍布这座城市全部历史的建筑。这条街犹如上海的南京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这条街道过去两侧住满中国人,而俗称为“中国街”,在一九〇七年更名位海洋大道。海参崴与苏联其他城市一样,多以人名命名街道和广场,街名的嬗变或隐或显地反映出这座城市的来龙去脉,沧桑变迁。导游告诉我们,现在的海参崴,还有几家俄罗斯风格建筑中的中国餐馆,街道上偶尔也能看见少量的中国商人或者游客的面孔,已经全无中国人留下的印迹。或者说,完全没有中国人曾经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印迹。

  十点左右,走进列宁广场,海参崴就在眼前,伫立良久,思绪如潮。虽身处异国,可脚下踩的却是祖国先民曾经筚路蓝缕的土地,看到它,感受它,触摸它,都是一种必然,海参崴是座城市,是一座军港,因为它不对外开放,而显得神秘,也因为曾经是我国的领土,而承载着民族的遗憾,心里酸酸的,真是感慨万千啊!使原本平静的心情泛起了阵阵涟漪……

今天气候宜人,我们瞻仰了苏联领袖列宁站立铜像,铜像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目光是那么坚毅和执着,昂首挺胸,高举手臂,气势磅礴。我静静地伫立在列宁铜像前,耳边似乎响起电影里列宁在克里姆林宫洪亮的演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我感受到了列宁手指远方仍然在深情地呼唤着人们,为共产主义奋斗。

然后,我们来到市中心广场,这里矗立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它是为纪念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当年布尔什维克战士为远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碑面的正文刻着“为了远东苏维埃政权的战士”,碑两侧的两组群雕,再现的是苏联工人、农民、士兵为争取苏维埃政权英勇奋战的情景。大理石黑色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刻着阵亡者的名字,从出生是到祭日,生命的年轮告诉我,绝大部分阵亡者都是青年人。他们用自己火热的青春,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于战场,被鲜血染红的名字,留在了英雄的史册上。

旁边一座潜艇博物馆别具一格,是将一艘服役于二战的功勋舰切割后运到此,又重新焊接而成的,为的是让人们永远记住那段惨烈的历史。在衬托着潜艇的影壁上,密密麻麻刻着2万多名阵亡将士的英名。每年的7月29日,是俄罗斯的海军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军舰云集海参崴,一艘艘巍峨别致、凌波而歌。

鹰巢山偏西方向近处是海参崴中心市区,远处就是阿穆尔湾。

再登上海参崴要塞的制高点鹰巢山俯瞰过去,蓝的是海,绿的是树,红的白的是楼,银灰的是船舰。整个城市好像就坐落于碧波万顷的水面上,深深地吸上一口“绿色”的空气,仿佛嗅到了海参崴那透着文化底蕴、热情奔放的俄罗斯民族气息。这里将三个海湾一览无余。右边是阿穆尔湾,远远眺望,有一段灰色粗线,在宁静的海面上轻轻浮动,这是海参崴最大的岛屿——俄罗斯岛,俄太平洋舰队就驻于该岛。中间是乌苏里湾。左边是金角湾,在灿烂的阳光下恰似一根金色的牛角。制高点不远处是圣伊万教堂,这座东正教教堂每周接纳着前来做礼拜的教徒。教堂所在密林里弯弯曲曲的水泥小径上默默地走着身穿黑衫头 戴白巾的修女,她们忘日忘夜地诵读着《东正教会圣教要理祈祷经文》或默默祈祷着。

鹰巢山北方是一个高层观光平台,上面有一个类似洋葱头式的教堂样尖顶建筑和两个牧师打扮的人像。

我们又来到西伯利亚铁路的东端终点,海参崴火车站,这是一座建于1902年意大利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外观精美古朴,主入口采用三联拱门形式,充满贵族气息。这座火车站的造型和样式,与莫斯科火车站一模一样,由此显示出海参崴这颗“远东璀璨的明珠”在俄罗斯的重要地位。

进得车站候车厅,感觉内部布置也很别致,屋内为冰刀状屋顶,有许多小帐篷顶点缀其中。一排排天蓝色的座椅干净透亮,旅客们静静地坐在那等候火车,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

举头望去,天花板上的棚画,很有特色。我对那幅古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仔细观察,那是一幅色彩鲜明的俄罗斯古典画,从构图结构上来看,一侧是莫斯科火车站,另一侧则是海参崴火车站。两个画面对照而立,左边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威风凛凛,气概非凡,(据说就是在他执政期间开通了从海参崴到莫斯科的中东大铁路),以及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也还有海参崴市景,有火车站、舰队、蒸汽机车;右边则绘着俄罗斯国徽、双头鹰和两把利剑,还有莫斯科城景,有克里姆林宫、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莫斯科大剧院及俄罗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热斯基。

从构图内容来看,一层含义代表沙皇,另一层含义代表东正教,整个画面构成了莫斯科与海参崴的鲜明对照。凝视着这幅画,辉煌眩目,华丽壮美,震撼力穿透了我的全身,眼前似乎闪现了一个威风凛凛、所向披靡的大帝形象,我感受到了俄罗斯人崇尚英雄崇尚追求的情怀。

来到站台,但见一台崭新的百年老式蒸汽车头成为海参崴的历史见证。这台机车是在二战期间由苏联工程师设计,由美国制造完成并经海上运到苏联的。这种蒸汽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的铁路上,直到1995年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才特地设立这座实物纪念碑。

我仔细端详着,发现在其前方不远处的标志上,镌刻着9288这个数字,表示由海参崴这个俄罗斯远东铁路的最东端,距离莫斯科有9288公里之遥。

午餐,俄罗斯美食通常被人们认为单调且缺乏变化,老三样,但在海参崴却并非如此。这里有着特色的海鲜,我尝过的一道“茄子船”,在船形的小盘子里装满了热腾腾的龙虾、螃蟹和贻贝,味道鲜美。还有奶汁桂鱼、灌牛、灌羊也不错,此外,俄罗斯的传统菜肴酸菜和烤肉我也喜欢。但是,团餐里面是没有的。

下午,我们登上游轮出海,游览阿穆尔湾,游船离港几分钟后,回头眺望阿穆尔湾景色比在宾馆散步看到的更美,房屋,树木层层叠叠,从岸边一直铺向山巅。大小建筑星罗棋布,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

阿穆尔湾看海鸥是非常那个惬意,人鱼鸟和谐相处,海鸥群集,孩子们站在甲板上,掰碎大列巴,抛喂追逐游船的海鸥。可爱的小精灵,洁白的羽毛,红红的小嘴,展翅抢食抛在空中和落入海面的面包块。甲板上,几只胖白鸽,悠闲从容地享受着面包屑。游船在阿穆尔湾上游荡。我心中感叹,船与海,人鱼鸟,是那么的和谐,由此我敬畏自然,应更加爱护自然。

海参崴不仅有最美的蓝天和旖旎的海湾风光。而且还有美若天仙、倾国倾城的俄罗斯姑娘,的确,这里美女是海参崴最靓丽的风景。个个都是身姿曼妙,妖娆妩媚。皮肤又白又细润,修长的美腿,金色的卷发,俏丽的脸蛋,优雅的神态。大都穿着连衣裙,高跟皮鞋,走起路来风姿绰约,满脸自信。在市中心广场导游邀请了两位姑娘,和我一起照相,她们没有羞涩,而是矜持大方地和我们一起拍照留念。清纯的姑娘,使我的心怦然心动,同时心灵得到了升华,因为我欣赏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面容,而且是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临别并且很友好地说汉语:“再见”。使我的心再次荡起涟绮。

在阿穆尔湾的一个小广场上停满了二手车,据说这些车都是从日本淘汰下来的二手货。前苏联解体后,海参崴居民生活并不富裕,收入不高,很多人花1-3万人民币买这些二手车,闲暇时开着二手车或上街购物、或去郊外游玩。我在来的路上注意到,山上有很多式样不一的别墅,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几乎每家都有别墅,并非我们印象中的豪宅。而是一座造型独特尖顶的小木屋,外带一个菜园。小木屋的周围,保留着原生态的树木杂草,与大自然极为和谐融洽。每逢休息日他们不会加班,全家驱车前往别墅住上两天,或种菜或养花。夏天,一边干活一边晒日光浴;冬季,则围着火炉,烤羊肉串、喝伏特加酒,弹琴唱歌、自娱自乐。

海参崴是一个拥有丰富夜生活的城市,夜晚,我们漫步在商店、夜总会、酒吧和咖啡馆密聚的街头。高楼林立,五颜六色荧光灯闪烁,像似水晶宫一般。趟佯在这热闹的街道,感觉到这海港城市之美。其中以带有俄罗斯民族文化特色的俄罗斯剧院最为著名,这里的演出高超且精彩,让人留连忘返。总的感觉这里的市民生活闲适、漫调,也很安逸。

我在海参崴广场、街道发现,这里城市不浮躁,到处给人留下彬彬有礼的悠然的感觉。他们是那样神态宁静、安详,不慌不忙,娴静地享受慢生活的乐趣,有时间他们会购物中心的木椅上埋头看书,那种专注的神情,仿佛书中有一个奇妙的世界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领略,这样的情景让我由衷的感慨,这就是俄罗斯人豁达的心胸,超然的情怀。

海参崴这座城市,街道整洁,建筑别致,绿草如茵,氛围宁静,军舰军人到处可见,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这座城市有着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它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一面辉煌的旗帜。在这里让人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海参崴如此古老而又神秘,来到这里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时空隧道,穿越到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无论傍晚、清晨还是朗日晴空,无论是驻足广场或从火车站凝视,还是于鹰巢山透过流风淡云俯瞰,那种海与船、人与鸟、地势与建筑浑然一体宛若天成的气势都清晰而强烈,令我动容。而发人深思的是什么?是那沉重的令国人屈辱的历史。目睹着今日海参崴的繁华景象,也让人生出一半惋惜,一半隐忧,总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能总是纠结过去,还是要面对未来,我由衷地希望中俄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不在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2002年6月15日于海参崴 

0 阅读:8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