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在城市发展的版图中,“散装城市”向来是某种独特的存在。当人们提起这个概念,往往率先联想到经济蓬勃的江苏苏州、广东佛山等,因为这些城市下辖的区县凭借强劲实力,形成鲜明的自我认同,对地级市的归属感随之弱化。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长江之畔的华中腹地,湖北省竟然也藏着一座极具代表性的“散装城市”——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虽不及苏粤名市的经济锋芒,但其下辖区域的“散装”特质,同样耐人寻味。

荆州地处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作为历史课本与三国故事里的常客,“荆州”二字承载着千年的人文印记,家喻户晓。但褪去历史光环,作为现代地级市,荆州在湖北的经济版图中并不显眼,“存在感”也略显薄弱。

湖北荆州这座城市主要下辖荆州区、沙市区等2个区,监利、石首、洪湖、松滋等4个县级市,以及江陵县、公安县等2个县,看似规整的行政区划下,却暗藏着微妙的认同裂痕。

沙市区便是最典型的缩影。回溯往昔,沙市曾是湖北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城”,工业辉煌一时,声名远扬。即便并入荆州多年,沙市人骨子里仍保持着独特的身份认知,鲜少自称“荆州人”,这份历史优越感如同烙印,难以磨灭。

而在荆州市下辖的县域,交通困境加剧了区域间的疏离感。监利、石首、洪湖等多地至今不通火车,唯一通铁路的松滋市,铁路线却直连宜昌,与荆州城区“形同陌路”。交通不便使得县域居民出行更倾向于选择周边大城市,与荆州城区的往来稀疏,地域归属感也随之淡化。

于是,在荆州的城市肌理中,“散装”特质悄然生长。区县居民若非必要,很少以“荆州人”自居,只有在外界对其具体地名感到陌生时,才会勉强冠以“荆州”之名。湖北荆州这座浸染着历史余韵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面临着整合区域认同、重塑城市凝聚力的新课题。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