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两个人都不会有事,还可以一起救火,你却选择把逃生的门给关上了,害了人家一生,凭啥让原谅?

2024年7月,武汉大学生因室友电瓶爆燃致全身90%烧伤事件近期终于有了新进展。4月2日首次刑事开庭审理,4月11日进行民事诉前调解。

2024年暑假,22岁的杜均浩与室友李佳俊(化名)为武汉城市学院学生,暑假期间为减轻家庭负担而选择打工并合租住房。
李佳俊从事外卖配送工作,为节省充电费用,多次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室内充电,尽管杜均浩曾多次劝阻这一危险行为,但李佳俊并未听进去。

7月9日清晨6点左右,出租屋里传来"砰"的一声巨响,正在充电的锂电池突然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杜均浩从睡梦中惊醒,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大火包围。
而监控视频显示,他的舍友李佳俊第一时间冲出房门,拿起走廊灭火器,但在返回时做出了做出令人心碎的举动。

返回房门口,他没有使用灭火器灭火,而是放下灭火器,并将房门反锁,将仍在室内的杜均浩困在火场。
杜均浩的惨叫声响彻整条走廊。他挣扎着爬向门口,身上的皮肤被火烧得脱落,黏在地上。透过门缝,他看见外面的光亮,但那扇门死死关着。

门外传来一声假惺惺的询问:"还有人吗?"就这一句话,让杜均浩的人生彻底改变。杜均浩在火场中挣扎约30秒后才得以逃出。
杜均浩被紧急送往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抢救,医生诊断他全身90%烧伤,呼吸道严重受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这个阳光帅气的大四学生,瞬间变成了"木乃伊"——全身缠满纱布,靠机器维持呼吸。在ICU治疗35天后才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
而后续的治疗过程比想象中更残酷。截至2025年4月,他已接受12次植皮手术,医疗费用累计超过280万元。

12次植皮手术,每次都要撕下黏连的皮肉,杜均浩的惨叫让整个病房的人揪心。面积太大父母轮流为他捐皮——父亲捐了5次,母亲捐了3次,伯伯也捐了1次。
起初父亲和父母捐的是头皮部位,捐皮后,需要每天定量打消炎针,但经济情况不允许他们保质保量地执行医嘱,原本每天两三瓶的消炎针,他们只舍得打一瓶。

这也导致后期夫妻俩的头皮质量越来越差,长不出头发,头皮的质量太差了,更不符合捐皮标准,后来夫妻俩就在肋骨侧面的位置又各捐了一次。伯伯后面也捐了一次头皮。
父亲在接受维度新闻记者采访时,掀起衣服展示了取皮后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要三四年才能恢复成正常皮肤的样子,但是母亲是疤痕体质,所以现在一直在用祛疤的药物。

因为这场大火,杜均浩的双手严重受损,左手两根手指及右手中指被截掉一节,其余手指因皮肤粘连而弯曲变形,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等都需要其他人协助。
而他的排汗功能基本丧失,夏季将面临极大不适;皮肤紧绷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未来还需进行"皮肤扩张器"植入等复杂手术。

原本阳光帅气的杜均浩如今不敢照镜子,第一次在镜中看到自己烧伤后的面容时崩溃大哭。他一度拒绝治疗,对父母说"让我去死,不治了"。
治疗9个月,花费超过280万。杜家掏空积蓄,借遍亲友,全靠社会捐款维持。而肇事者李佳俊家只给了1万元,房东象征性给了2万。

更让人心寒的是态度。李佳俊从没去医院探望,没打过一通电话,连句"对不起"都没有。据知情人透露,事发两个月后才只去看了杜均浩一次,只是为了和解正常复学。
而他在学校里头和同学有说有笑,完全没有任何罪恶感,他每天在各个寝室里串寝没有任何影响。无法理解怎么有这样的人,这么心安理得。

被警方拘留后,他母亲打电话求情:"我们家是农村的,孩子他爸早没了,您高抬贵手。"甚至提出给5万元换谅解书,被杜家断然拒绝。
"不是真心实意的赔礼道歉,不如不要。"杜父这句话道出了无数受害者的心声。事发时监控清晰显示,李佳俊明明知道杜均浩在屋里,却选择锁门离开。这种冷漠比火灾本身更伤人。

火灾调查认定,起火原因是锂电池充电时发生热失控。李佳俊做外卖骑手,经常把电瓶带进屋充电。杜均浩曾提醒他:"哥,太危险了,外头充不行么?"李佳俊笑笑说没事,谁家不这样。
就是这种侥幸心理,让两个家庭付出惨痛代价。锂电池在密闭空间充电极其危险,一旦爆炸火势迅猛。很多外卖骑手为图方便铤而走险,类似悲剧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杜家已起诉六方责任人:室友李佳俊、二手电动车租赁商、房东、二房东和三房东。4月11日民事案件诉前调解开庭,恰逢杜均浩22岁生日,但多方未能达成一致。
律师分析,室友作为直接侵权人需负主要责任;房东未尽到安全提示义务应承担部分责任;电动车生产商和租赁商如果产品有缺陷也要负责。

这类案件往往赔偿执行困难,尤其当直接责任人经济能力有限时。
现在的杜均浩在江西接受康复治疗。他能走路了,皮肤开始变软,白天可以短时间出门。但手指严重烧伤,三根指头截掉一节,其余手指黏连在一起,需要慢慢掰开。

最让他期待的是6月回校拍毕业照。这个简单的愿望,对烧伤患者却是巨大挑战。父亲只希望儿子脸部能恢复些,"不戴面罩的情况下,不把小孩吓哭就可以了"。
可心理创伤比身体更难愈合。杜均浩情绪时常崩溃,尤其照镜子时眼泪止不住流下。医院安排心理医生疏导,病友和同学轮流鼓励,他才慢慢接受现实。

锂电池绝不能进屋充电,这是基本常识。很多火灾都源于"觉得没事"的侥幸心理,等到出事追悔莫及。
出租房安全管理同样重要。房东应当明确禁止室内充电,安装独立充电设施;租客要互相监督,对危险行为零容忍。学校和社会需要加强安全教育,让年轻人真正重视生命安全。

杜均浩事件最让人痛心的,不是意外本身,而是室友见死不救的冷漠。一场本可避免的灾难,毁掉一个年轻人的一生,也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
安全无小事,生命不能重来,这句老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