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刚刷成绿色,今天又让改回红色,这不是拿我们小商户当猴耍吗?"河北三河市一家蜜雪冰城的店员小王气得直跺脚。

短短几天时间,这家店的招牌经历了"红变绿、绿变红"的魔幻操作,光是材料费就搭进去好几千块。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场"颜色游戏"的规则连城管自己都说不清楚——没有正式文件,没有补偿方案,只有一句"上头要求"就把整条街的商户折腾得人仰马翻。

4月初,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的商户们突然接到城管口头通知:招牌禁用红、蓝、黑三色。

蜜雪冰城的枣红色招牌被刷成深灰,儿童医院的红色十字变成绿色,连街边小饭馆的黑底金字都被要求重做。

最惨的是那些老实听话的商户。开零食店的老李自掏腰包把红招牌改成绿色,结果刚挂上三天,又听说"不用改了"。

看着仓库里积压的绿色油漆,老李欲哭无泪:"早知这样,当初就该学隔壁五金店装聋作哑"。

记者追到三河市城管局问个究竟。工作人员先是咬定"按城市规划要求",被问到具体文件时却支支吾吾:"文件还没下发,先执行着"。

眼见舆论哗然,又有城管私下放话:"不怕花钱的可以改回来"。
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把商户彻底整懵了。卖早点的张大姐掰着手指算账:"刷一次招牌最少两千块,我一个月白干了!"

连锁品牌更头疼——蜜雪冰城的红色商标是注册商标,强行改色可能涉及侵权。

估计现在三河全部的力量用在视频平台巡查上了,谁发布相关视频就限流,电话警告,甚至一语双关“麻烦”!

要不是有人拦着,红绿灯都得改颜色,医院血库里的血都得换成茉莉奶绿。

“麻烦”这两个字包含了好多种意思嘛!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确实,这话感觉带着威胁之意!

"简直胡闹!"城市规划专家刘教授听说这事直摇头。他翻出国家《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指出,除非招牌存在安全隐患或违背公序良俗,否则政府无权强制更换。

更让刘教授气愤的是决策过程:"既没开听证会,又不做风险评估,连个正式文件都没有。今天禁红蓝黑,明天是不是要规定所有店铺穿统一制服?"

有商户偷偷告诉记者,所谓的"城市规划"可能只是某个领导的一时兴起。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发文怒批:莫让权力与傲慢野蛮生长!城市的灵魂不在整齐,而在包容。


这出闹剧在全国早有"样板"。2019年上海静安区搞过黑底白字的"殡葬风"招牌,被市民骂上热搜后紧急叫停;去年沧州某街道统一黑招牌,吓得游客绕道走。

做了一辈子广告牌生意的赵师傅总结出规律:"凡是强推招牌统一的地方,半年内准有关门潮。"

他指着手机里的照片解释:"你们看这条街,所有招牌都是浅咖色,晚上黑灯瞎火连店都找不着,谁还来逛街?"

傍晚的燕郊街头,刚改回红色的蜜雪冰城门口排起长队。店员小张苦笑着擦招牌:"还是红色好,老远就能认出来。"

对面没来得及改色的肯德基依然红艳艳,员工透露:"我们接到通知,但国际品牌可能不用改"。

这场闹剧暴露的问题值得深思:城市管理该管什么?是管招牌颜色,还是该管食品安全、消防通道?商户王大哥的话很实在:"我们交着税、养着家,不求特殊照顾,只求别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