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婧教授:减重与健康如何双赢?STEP系列研究数据大揭秘!

星弘康康 2025-04-10 20:20:33

在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新型减重药物成为关注焦点。司美格鲁肽减重版获批用于成年肥胖症治疗,意义重大。本期访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郑婧教授深入解读司美格鲁肽临床研究数据,剖析其获批背后的依据,探讨它在减重、健康获益、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希望此次访谈能为读者清晰呈现司美格鲁肽的优势与价值,助力人们更科学地认识肥胖管理与新型减重药物。

郑婧 教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内分泌及代谢病专业)

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九届委员会肥胖与糖尿病学组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常委

贵州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分会委员

贵州省内分泌暨糖尿病学会肥胖糖尿病学组成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省市级基金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长期致力于肥胖症、糖尿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及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擅长上述疾病的临床诊疗。

《国际糖尿病》

近年来,以GLP-1 RA为基础的新型减重药物不断问世,减重效果也不断提升。去年,司美格鲁肽减重版在我国获批用于成年肥胖症的减重治疗,您认为这一决策主要基于哪些临床研究成果以及国内现实考量呢?

,时长05:08

郑婧教授

目前,中国肥胖形势严峻,成年人及青少年儿童肥胖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肥胖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例如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使代谢综合征以及肿瘤的发生风险显著提高,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沉重负担,这一负担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心理和生理危害方面。

为此,国家卫健委牵头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为期三年的 “体重管理年” 活动,旨在促使全民更加重视肥胖问题,加强体重管理,对肥胖进行早期干预。司美格鲁肽减重版药物于去年在我国上市,与国家希望开展全民体重管理的政策高度契合。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该药物能够有效助力肥胖患者进行体重管理,进而降低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整体国民健康水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司美格鲁肽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是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结果作出的慎重决定。其中,STEP系列研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明确的循证依据。该研究以司美格鲁肽2.4 mg剂量的减重效果作为重点观察。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2.4 mg可显著降低体重15%~17%,且具有长期维持体重的作用。在减重人群中,超过85%的受试者减重幅度达到5%以上,70%的受试者减重幅度达10%,超过一半的受试者减重幅度达15%,减重效果良好。STEP 5研究结果提示,超重或肥胖症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可在104周内显著、持续地减轻体重。

此外,减重不仅关注体重下降数值,还需关注减重成分,如减少的是脂肪还是瘦体重。对司美格鲁肽减重的相关分析发现,其可降低总脂肪量,并相对增加瘦体重比例。对于肥胖专业医生而言,这是一组非常理想的数据,因为减重应减少脂肪,同时尽可能维持瘦体重,避免其明显下滑。

《国际糖尿病》

国际肥胖协作组织共识声明:肥胖症管理关注的是健康,而不仅是体重。因此,我们关注一类减肥产品时,不仅要看减重效果,对于整体健康多重获益的评估也是重中之重。请您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谈谈司美格鲁肽减重版的其他优势。

,时长04:36

郑婧教授

当前,减重观念较以往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人们较多关注体重数值变化及BMI下降情况。而如今,肥胖症管理理念已从以BMI为核心,转变为关注肥胖并发症、患者健康状况及体验感。因此,在减重药物相关研究中,除减重效果外,其对其他方面的获益,尤其是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改善,备受关注。

在STEP系列研究中,司美格鲁肽2.4 mg展现出诸多明确优势。在减少腰围方面数据优异,减腰围的同时能显著改善内脏脂肪,减轻腹型肥胖。在血糖代谢方面,鉴于司美格鲁肽最初作为降糖药物上市,其对糖代谢的改善作用显著,可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在血脂谱方面,司美格鲁肽能够全面改善血脂状况,既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等不良脂质,又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一有益脂质水平。在血压控制方面,通过STEP研究观察到,司美格鲁肽可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此外,司美格鲁肽还能减轻炎症反应,可使反映炎症的hsCRP水平显著降低达 50%。由此可见,司美格鲁肽能从多个方面改善心血管风险因素。

在糖尿病预防方面,司美格鲁肽作用突出,可使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80%~90%。除心血管和糖尿病方面的改善外,超过半数的受试者代谢综合征得到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状况也有所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躯体功能,如活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等方面,亦获得明显提升。这些研究结果均证实新型减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除减重外能够带来诸多获益。

《国际糖尿病》

全球范围内,减重药物研发众多,其中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对于备受关注的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该药的安全性如何?

,时长03:39

郑婧教授

减重的药物上市,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全球范围内,减重药物的研究如火如荼,随着人们对肥胖问题关注度的提升,众多药物不断上市。然而,部分药物因出现各类副作用,如成瘾性,以及对中枢系统、心血管系统存在较严重的安全性风险等问题,逐渐退市。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促使监管部门加大对减重药物的审查力度,国家对减重药物安全性的审查力度也在增强。国际上评估一种新的减重药物能否上市时,除了关注其减重效果,心血管安全性评估也是重点方面。

在STEP研究中,对减重药物的整体安全性以及心血管安全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2.4 mg剂量不会增加心血管副作用,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近,未增加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在该药应用过程中,观察到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胀、便秘、腹泻等,但这些反应多为短暂的一过性现象,绝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整体而言,司美格鲁肽安全性良好。

结语

司美格鲁肽减重版凭借STEP系列研究中显著的减重效果、对整体健康的多重获益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在肥胖症治疗领域脱颖而出。在肥胖问题不断加剧的今天,它为众多肥胖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不过,用药仍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未来,期待有更多新型药物的出现,推动肥胖症治疗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体重、守护健康。

注:不同剂量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不同的适应证,本材料所提及的司美格鲁肽(2.4 mg)注射液的适应证均为适用于长期体重管理治疗的GLP-1RA周制剂。其具体适应证为: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基础上对成人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初始体重指数(BMI)符合以下条件:≥30 kg/m2(肥胖),或≥27 kg/m2至<30 kg/m2(超重)且存在至少1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心血管疾病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