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葬在朝鲜,碑文引毛主席“不满”:少写了一个人的名字

是郭小栓吖 2025-04-21 16:27:05

【前言】

1950年那会儿,抗美援朝的大战打响了,咱们的战士们二话不说,直接就奔赴到了外国打仗。这里面啊,还有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不过一开始,谁也没认出他来,都当他是个寻常的士兵。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后,跟许多战士一样,被安葬在了那片土地上。后来,当毛主席看到他的墓碑时,轻声说道:“碑文上漏掉了一个人的名字。”

为啥毛主席会讲那样的话,墓碑上究竟漏掉了谁的名字呢?

【毛泽东的儿子】

毛岸英,1922年在湖南呱呱坠地,小时候一直跟在妈妈杨开慧身边。由于爸爸是毛泽东,敌人对他们家紧追不放,害得妈妈只能带着他不停地东躲西藏。

1930年的时候,杨开慧不幸被敌人抓走关进了牢里,那会儿毛岸英还很小,也跟着一起被关了起来。没多久,杨开慧就英勇牺牲了,但毛岸英后来得到了释放,离开了监狱。

之后,毛岸英和他的两个兄弟被安排进了地下党开办的幼儿园接受教育。可惜好景不长,因为地下党里的顾顺章出卖了组织,导致到处都变得危机四伏,毛岸英他们这些孩子只能紧急撤离,被分散到安全的地方。

毛岸英和他的弟弟毛岸青,没人管没人问,只能到处漂泊流浪。还好董健吾出手相助,把他们找了回来,两兄弟这才得以重新回到党组织的怀抱。

后来,他们被安排去了苏联接受教育。毛岸英在国际儿童学院里,非常用工,还自己要求去军事学校深造。等到毕业那会儿,他已经被授予了中尉的军衔。

回国后,我就成了中共党员。毛岸英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他从没觉得自己有啥特别,反倒很谦虚地跟着吴满有学农活,还参加了“劳动大学”呢。

那段时间,他过得跟农民没啥两样,吃的是糙米饭,睡的是泥土地炕。他还跑到解放区参加了土地改革,跟老百姓们混得特别熟。

新中国一建立,毛岸英和刘思齐就成了家。可他俩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朝鲜那边就打起仗来了。

【“中国生,朝鲜死,朝鲜埋”】

1950年的时候,毛岸英自己站出来说要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战场上打仗,毛泽东听了后,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一开始,毛岸英是以翻译的身份加入了军队,等到了朝鲜,他就被安排到了彭老总办公室帮忙。

那是11月末的一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几架美军轰炸机在志愿军指挥部头顶呼啸而过,可奇怪的是,它们只是转悠了几圈,并没有真的动手。

大家为了安全起见,都跑进了防空洞里头藏着。真是没想到,敌军居然这么有耐心,整整一夜都没动静,连攻击都没发起。

士兵们整夜都紧绷着神经,好不容易熬到晨曦初现,见没啥动静,毛岸英和高瑞欣就决定离开防空洞,去作战室看看情况。

没想到,刚踏进那地方,敌人的飞机就突然开始攻击。毛岸英他们急急忙忙地往外撤,总算是躲开了第一轮的轰炸。大家抬头一看,那些飞机径直朝北飞去,心里都琢磨着,美军这回是不是就吓唬吓唬人。

敌机就跟盯上了一样,毛岸英他们刚往回走的时候,它就杀了个回马枪,直接往地面上丢了好几十颗汽油炸弹。

“糟糕,赶紧溜!”乱哄哄中有人扯着嗓子大喊,可说啥都晚了,炸弹眨眼间就炸了,作战室瞬间被火光包围。

大家瞅着作战室里那猛烈的火势,急得直跺脚,在原地团团转。彭德怀被警卫员紧紧拽着,心急如焚地喊道:“快告诉我,还有谁没逃出来?”

众人都没吭声,就像压根儿没注意毛岸英和高瑞欣没在一样。不一会儿,火就被大家合力给弄灭了。接着,大伙儿在火堆里扒拉出了两具烧得不像样的尸体。其中一个,手腕子上还挂着块手表的碎片,一看就知道是毛岸英。

彭德怀愣住了,站在那里好一会儿都没回过神来。大伙儿担心敌机再杀个回马枪,赶紧把志愿军总部挪到了别的地方。

军营里到处都是悲伤的气息,大伙都默默地流着眼泪,特别是彭德怀,心里头那个痛啊,简直无法言说。这让他怎么跟毛泽东说呢!

彭德怀特地跑回中南海,跟毛主席讲:“主席啊,你把岸英交给我照看,可我没能看好他,这责任在我,我得受罚。”

毛主席想了老半天,才缓缓地说:“德怀啊,别再那么责怪自己了。革命打仗这事儿,总得有人付出点啥的。”

【碑文“少”了一人】

1954年那会儿,彭德怀接到了中央发来的电报,电报里头明明白白说了,要把毛岸英的遗体送回北京下葬。彭德怀心里头当然清楚中央的想法,可他心里头还是犯嘀咕,觉得这么做不太合适。

彭德怀觉得,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那么多人,他们全都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毛泽东的儿子,自然也应该跟他们一样,没有啥特别的。

接着,彭德怀果断提出,用志愿军司令官的身份为毛岸英立碑,讲述他主动参军以及英勇牺牲的事迹,并且主张将他与一同牺牲的高瑞欣合葬在一起。

毛主席知晓此事后,便说:“老彭这话在理,哪个当兵的不是爹娘的心头肉,哪能因为我这个党和国家的头儿,就给自家孩子搞特权呢!”

讲完之后,他立马在文件上签了字表示赞成,于是,毛岸英就被留在了朝鲜,安葬在那里。

其实,这里面有个小故事。在刻碑文那会儿,毛主席仔细瞧了瞧内容,然后慢慢地说:“碑文写得不错,要是能加上‘开慧的孩子’这几个字,就更完美了。”

然而,到最后这些都没能实现,因为毛主席有言在先,他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享受特权。

之后,毛岸英的媳妇刘思齐跟毛泽东说,想把岸英接回家。毛泽东沉默思考了好久,才缓缓开口:“好男儿志在四方,忠骨埋于青山哪都行,不用非得运回来。”

好多好多的战士最后都长眠在了朝鲜的战场上,毛岸英跟他们一样,按理说也应当安息在那里。

1955年,毛岸英的尸骨被埋在了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地,按照毛主席的吩咐,没有大操大办葬礼,也没啥特别对待,就立了个朴素的墓碑。

【结语】

毛岸英的离世,让毛主席心里一直难受,但他从没因为那是亲儿子,就给过啥特别对待。

那时候,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一传回来,大家都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毛主席受不了打击。可他却很坚定地说:“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嘛,这有啥办法?别人的孩子都能上战场拼命,为啥我毛泽东的孩子就不能?”

简单一句话,就把毛泽东的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真的是位了不起的伟人,胸怀宽广,这就是毛泽东的伟大之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