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进入开学倒计时,离12月底举行2024年研究生考试,也只有4个多月,研考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年的研考,面临着考生再创新高、新版研究生专业目录实施、推免以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增大、专硕成为考研主流、读研学制延长等诸多变化,值得考生的关注。
一、考研人数或突破500万,再创新高
近年来考研人数不断攀升,2016年考研人数还只有177万,2017年突破200万人,2018年达到238万,2019年升至290万人,2020年增至341万人,2021年再次涨至377万,2022年飙升至457万,2023年则会达到500万人。
短短8年内,考研人数从177万涨至500万人,几乎增长了2倍,一方面是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毕业人数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研究生成为很多工作岗位的门槛。此外,很多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同学,选择再考一年,这一比例超过60%。
预计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1187万人,但从高校招生人数来看,每年110万人以上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也基本达到峰值,要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已不太现实,接下来主要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专硕成为考研主流,将占总数三分之二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相比,更偏重技术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业更受公司企业欢迎,目前已经设置了40余种专业学位。今后,学术硕士的需求毕竟有限,招生和考研重心向专硕偏移。
相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三、研究生学制延长,提升培养质量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是高等院校的头等大事,而延长学制是最佳方式之一。前不久,已已有部分院校发布了最新的研招考试调整通知,招生简章。从2024年起,高校将研究生的学制延长,如,硕士研究生教育为3年,博士研究生教育为四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
当然,延长研究生学制,仅仅从“时间”观念上入手是不够的,高校应当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新趋势的学生培养计划,以“时”换“质”,做到“时”“质”并举,真正促进高质量教育发展。
四、推免招生比例增大,高校瞄准优秀学子
近年来,研究生推免比例不断扩大,虽然教育部规定要求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0%,但实际上很多高校都接近或达到了这个上限。
对于高校来说,都希望招收到基础更好、成绩更优秀的学生,而本科阶段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无疑都是佼佼者,更容易获得名校认可,一些名校的某些院系推免生比例甚至超过了80%。而推免选拔形式,可通过提交成绩、排名和研究成果、夏令营等环节,招收到更具潜力的学子。
此外,新版研究生专业目录2023年起开始实施,非全日制招生比例增大,教育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考试科目将增设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等变化,也值得考生重视。
又是推免。强烈建议取消推免生,统一参加考试。还社会公平。
考了之后找不到工作,国家和家庭乱费钱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