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泽亲王硕塞
现在北京庄亲王府原本是承泽亲王硕塞的府邸,硕赛是清太宗的第五个儿子,于顺治元年(1644)被封为承泽郡王,后以军功晋亲王。承泽亲王硕塞不但是个政治家,还是个艺术家。他是皇太极子侄辈中少有的文武全才。他能诗善画,尤其擅长山水画。清人李放在他的《八旗画录》中说他的画“秀润天成,无尘世气”。他的画作《奇峰飞瀑图》曾得到过著名画家高士奇和宋小濂等人很高的评价。他的另一画作《夏山图》被收录在《故宫书画集》1931年第14期上,也是一幅非常值得欣赏的艺术佳作。

承泽亲王硕塞画作
而关于硕塞,还有一段关于他和李通判的传说故事。通判是“通判州事”“知事通判”的简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传说:在清代初年的时候,有一位李通判,山西汾州人,说来也怪,这个人不仅记得他自己的前世,还记得他在转生之前在另外一个空间里。据李通判自己回忆,他的前世为明朝晚期乡间的一个学究,很有学问。在他的前世,老学究年过五旬后的一天,他正躺在家中休息,忽然见到有两个来自另外空间的卒役拿着个帖子上门请他,说我们的上级长官请您前去教书。于是老学究便被他们带走了。

不久后,老学究和两个卒役来到了一处府宅,看起来像个官府,这时候,一个穿着青衣的人把他带进了书房,之后,他便每天在书房当中为两位公子上课,在此期间,他总是能听见外院传来官员审判犯人的声音,而且从来没见过这里的主人。
一天,老学究向两位公子表达了他想见王府主人的想法,两位公子听后便说,主人马上就会来见你。不多时,主人果然出来了,穿着打扮讲究,是个富贵之人,他向主人请求想回到自己那个空间的家中,但却被主人拒绝,并安慰其说道,你的未来自有好的去处。
一天,主人请客,便也让这个老学究一同赴宴,他与主人恭候了好久,见到有个轿子抬来了一个和尚,身边有很多的随从,显得很尊贵的样子,主人称其为“大和尚”,过了一会,又一个轿子抬来了一个和尚,主人称其为“二和尚”。

就这样,老学究与主人、大和尚还有二和尚开始一起吃饭,而席间主人与大和尚、二和尚聊了很多的话,但老学究却一句也听不明白。正当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忽见凭空出现了一架梯子,大和尚与二和尚起身同主人道别,然后便登上梯子拾级而上。老学究正看得出奇,这时主人催促他也赶快随两个和尚一起登梯。于是老学究便登上梯子,可爬着爬着却忽然掉了下来,等他在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已经投胎转世成一户李姓人家的新生婴儿。而且他一出生便会说话,但他并不敢表现得太过超常。

在其四岁的时候他便可以持笔写文章,如同常人中的神童。在明崇祯年间考中了科举,并被委任到扬州当通判。后来改朝换代,清兵下扬州的时候李通判作为归顺清朝的前明官员去恭迎清朝王爷。他正跪在地上恭迎,一位王爷走过来将他搀扶好像救旧日相识一样,笑着用对他说:当日之事你还有记忆吗?扶起李通判的人正是承泽亲王硕塞。李通判抬头看着眼前的王爷,大吃一惊,这位王爷不就是一同吃饭的那个二和尚吗?衣冠虽然变了,但音容相貌却没有改变,此时的李通判才知道,原来二和尚已经转生当了清朝的王爷,而且也拥有着转生前的记忆。

这只是关于硕塞的传说故事。硕塞逝世后,其爵位由其长子博果铎承袭,并改号为庄亲王。从这时起,承泽亲王府遂改称庄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