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不能吃什么?记住3个字就够了!

雨广评健康 2025-03-13 06:10:07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糖尿病存在多种治疗手段,但饮食调控始终是维持正常血糖、促进健康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需规避高糖食品之外,还应限制摄入哪些食物以避免不良影响呢?

答案并不复杂,只需要记住3个字,就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选择适合的食物,远离对身体有害的食品。今天我们将通过分析糖尿病的风险因素、饮食禁忌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糖尿病饮食的基本原则,并提供科学有效的饮食建议。

一、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期刊发表了一篇综述性文章,深刻剖析了中国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当前态势。其中,一项名为“3B研究”的多中心观察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专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关于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合称为“3B”控制指标)的管理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高达72%的受试者不仅面临血糖调控失常,还同时患高血压、血脂异常,或两者兼具。这一发现进一步阐明了糖尿病不仅仅是一种孤立的代谢障碍,而是构成了一种更为错综复杂的代谢综合征,包括多种相互交织的代谢失衡现象。

代谢综合征乃多种复杂健康状况的集合,涵盖血糖失调、血压升高、血脂异常与体重超标等诸多代谢紊乱情形。这些异常常相伴出现,极大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糖尿病、高血压与血脂紊乱之间存在着密切且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它们相互助长,共同构筑了一个加剧病情发展的恶性循环链。

而且,胰岛素抵抗不但扰乱血糖的平稳调控,而且会引发血管收缩功能异常,进而进一步加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异常颇为显著,具体体现为甘油三酯水平上升、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含量下降,且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小而致密型颗粒数量增多。

这些脂质代谢的异常变化,犹如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按下了加速键,进而促使心血管疾病迅速扩散。

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同时患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仅患有糖尿病的个体。高血压状态会加剧胰岛素抵抗现象,从而使得血糖管理变得更为棘手;并且,血脂的不平衡状态会加重胰岛的运作压力,导致胰岛的功能更快地减弱。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干扰了血糖的有效控制,还对肾脏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糖尿病本身即被视为慢性肾病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而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并存,更是显著提升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概率。

除了代谢功能失调之外,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若一个人的父母或直系血亲罹患糖尿病,其自身患此病的概率会显著提高。

这种风险的提升可能与TCF7L2、PPARG、KCNJ11等基因的变异有关,这些变异可能会扰乱胰岛β细胞的正常运作,从而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不正常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即胰岛素抵抗。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的缺乏、睡眠模式的紊乱以及作息的不规律,均会对血糖水平造成不良影响,显著提升患糖尿病的风险。

具体而言,高热量食物的频繁摄入、加工食品的过量消费,以及长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不仅促使体重超标,还会加剧胰岛素抵抗的现象。

对以上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并据此调整个人生活方式以降低风险,构成了预防及管控糖尿病的核心策略。其中,饮食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远离那些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的食物,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家稳定血糖。

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什么?记住记住3个字就够了!

管理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的核心在于维持血糖稳定,而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还能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面对丰富的食物选择时,患者往往会感到困惑:到底应该避免哪些食物?

事实上,遵循简单的饮食原则并不复杂,只需牢记三个字:“糖、盐、油”。

1、高糖食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应当规避的食物类别之一便是富含糖分的食物。

当人体摄入水果糖、饼干、碳酸饮料等食品后,它们富含的糖分会在体内迅速分解转化成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健全或存在障碍,无法将葡萄糖有效转化为能量,因此他们的血糖水平容易变得极不稳定。

持续过度摄入糖分会给胰腺造成巨大压力,致使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减弱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加速了糖尿病的恶化进程。

建议他们选择低血糖指数(GI)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以及低糖水果等,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减少波动。

2、高盐食物

尽管盐不可或缺,但糖尿病患者却需对盐分摄入过多保持高度的警觉性。

因为盐中的高钠成分可能导致水肿和血压升高,保持长期的高盐饮食习惯会增高患高血压的风险,而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与糖尿病并存会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压力,从而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病几率。

过量摄入盐分不仅影响血压水平,还会给肾脏带来额外的负担。糖尿病患者已经面临着较高的肾脏损伤风险,而高盐饮食会加速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是长期吃腌制食品、速食、快餐等高盐食品,不仅影响血糖控制,也会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健康构成威胁。

为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选择新鲜食材并使用低钠调味品,如海盐或天然香料,以控制盐分的摄入量。

3、高油食物

油脂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但过量摄入尤其是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会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食用高脂肪食物会提升人体热量的摄取量,从而加剧体重超出健康范围的风险。

肥胖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还会加剧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更难控制。胰岛素,这一调节血糖水平的关键激素,在胰岛素抵抗发生时其作用减弱,导致血糖难以有效进入细胞,进而使得血糖水平难以控制。而肥胖和糖尿病互为因果,增加体重的同时,还会降低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过多的油脂摄入也会导致血脂紊乱,尤其是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升高。这些异常的血脂状况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为了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建议降低对诸如炸油条、猪油及牛油等高饱和脂肪食品的摄取量。建议大家挑选那些富含优质脂肪的食物,比如橄榄油、鱼油以及坚果等,这些脂肪源不仅能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而且还具备抗炎功效,对心血管系统大有裨益。

除了“糖、盐、油”这三大饮食雷区,糖尿病患者还需注意一些其他的饮食细节。

三、糖尿病患者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尽管调控食物种类与摄入量是糖尿病饮食管理的基石,但一系列细致入微的饮食习惯同样关键,它们共同助力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维持血糖稳态,降低并发症风险。

其一:调整餐次与食量

糖尿病患者的餐饮模式异于常人,特别是餐次与食量的安排。传统的三餐制并不适宜,而推荐采用少量多餐法,即将日常饮食分为五至六餐,每餐量小但种类多样。该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分散用餐时间,防止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并减轻因单次大量进食所引起的血糖大幅度波动。

在两餐间歇,适量摄入低糖、高纤维食品,如坚果、低糖水果或蔬菜,既稳定血糖又减轻饥饿感,防止过度进食。同时,每餐食量不宜过大,以免食物过量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干扰胰岛素功能,增加管理难度。

其二:警惕隐形糖

糖尿病患者务必要格外关注加工食品、调味品以及即食食品里潜藏的糖分。

尽管某些产品标榜“无糖”或“低糖”,实则可能添加了甜味剂、低GI糖等替代品,看似对血糖影响小,实则仍可能扰乱血糖稳定。

因此,在选购食品时,务必要仔细阅读标签,避免选择含有甜味剂或者低糖配料的加工食品。隐形糖的常见来源包括酱料(沙拉酱、番茄酱)、腌制食品及部分即食产品,它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增加了总糖摄入,不利于糖尿病管理。

其三:合理饮水

为了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运作,糖尿病患者有需要确保水分的充分摄取。

在选择饮品时,他们应当避开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及运动饮料等,因为这些饮品不仅糖分含量高,而且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不利于糖尿病的管理。

除了饮用白开水,大家还可以适量尝试一些其他饮品,如无糖茶饮料、纯净矿泉水或是加入柠檬片的水,以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这些饮品不同,不仅能够缓解口渴,还能在不干扰血糖水平的前提下,增添一些味觉享受。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需要大家保持耐心和细心,通过避免摄入高糖、高盐、高油食物、控制糖分的摄入、增加纤维和健康脂肪的比例、减少加工食品的消费,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及提升生活品质,糖尿病患者应当维持规律的餐次与适量的食物摄入。

鉴于每位患者的健康状况与需求各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至关重要,这最好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参考资料

1、王夕畅;史晓光.大众健康.危险!往前一步就是糖尿病. 2024(11)

2、 谢明霞 ;张冬梅.糖尿病之友.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的应用进展.2025(02)

3、宁光.科学新生活.多因素驱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2025(0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