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望史
编辑| 凭栏望史
前言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日益密切,航运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货船和集装箱更是重中之重。
很多国家对大型货船的需求都在日益增长,新船制造业也得以发展。
中日韩作为世界三大造船国,2024年,分别得到国际市场多少订单?哪个国家占比最高?
日本造船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合计为2809艘,日本拿到了186艘订单,占比约为6.62%,看似市场占有率不大,但日本已经能挤进世界造船前三了。
日本是一个岛国,内部资源缺乏,需要对外进口各种生活物资,又因为日本内需不大,生产的汽车等商品需要出口到海外。
这一进一出,就需要货船进行运输,日本国情注定他们对商船的需求很大。
从上个世纪开始,日本就是造船领域的佼佼者,市场占有率大约在70年代的时候达到超过50%。,堪称世界造船业霸主。
但1973年石油危机,重创全球航运业,船舶需求锐减,日本作为造船大国,为应对危机强制削减产能,大量关闭船台船坞。
1979年到1988年之间,日本将近一半的船台消失,可随之而来的市场回暖,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
日本因产能不足,难以承接大量订单,韩国则抓住机遇,大力扩张产能,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21世纪初,韩国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实现技术跨越,开发出新型隔热系统,抢占高端LNG船市场。
此消彼长之下,2000年初韩国成功反超日本,坐上世界第一造船国的宝座。
日本之后也没能反超,市场份额不断递减,2023年还有大约20%的市场份额,但2024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目前已经不到10%了。
曾经的造船强国日本已风光不再, 那赶超它的韩国,如今在造船业占据多大的比例,去年接到多少新船订单?
韩国造船
去年2800余艘的新船订单,韩国拿到291艘,占据大约10.36%的市场份额。
在日本造船业红火的时候,韩国连个像样的造船厂都少见,1972年,现代重工在蔚山建立首个船厂,韩国造船业慢慢开始发展。
后来日本主动削减产量,给了韩国可乘之机,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韩国造船业不断扩大产能。
千禧年,韩国市场份额反超日本后,一直到2010年,韩国造船业的市场占有率都能稳定在40%以上。
可2010年之后,韩国造船厂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没落,市场份额接连损失。
这是因为中国造船业崛起带来的必然后果。
随着中国造船厂接到的新船订单数量越来越多,韩国占据的市场比例不断缩减,如今已经下降到10%左右了。
不过,韩国现代重工、韩华海洋、三星重工这三大造船厂,在全球30强造船企业中,分别位居第二、第四和第五,第一是中国船舶集团,第三是中国扬子江船业。
在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等,高附加值船舶建造上,韩国具有一定优势。
中国去年新船订单有多少?占据多少市场?
中国造船
2024年全年,中国新船订单量达到1796艘,占据全球订单量的63.9%。
全球6成以上的新船,都被中国造船厂拿下,中国代替韩国,成为新的第一大造船国。
中国制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崛起,历经20年左右的发展,逐渐让“made in China”走向全球。
在中国与国际快速接轨期间,造船业也迎来发展的春天,起初我们还只是数量上的超越,后来随着技术的革新,在高科技船只领域,中国也成为佼佼者。
中国造船业精益求精,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提升造船速度。
一些大型船企采用分段建造法,将船体分成多个部分同时建造,大大缩短建造周期,别的国家3到4年才能建造好的巨型商船,中国只需要2年左右就能完成下水。
质量好,速度快,效率高,这样的市场竞争力在购买者眼中,无疑的最佳选择。
近几年,全球能源技术革新,中国率先布局发展,造船业抢占先机。
电池混合动力、LNG双燃料、甲醇双燃料等绿色船型上,中国造船厂均能生产制造,相比之下,韩国目前生产订单主要集中在LNG双燃料船。
据统计,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都是由中国企业承接的。
一直在和中国暗自较劲的美国,近日开始出手打压中国商船,还有中国制造的船也一并遭受不公对待,被额外加征港口费。
这种针对中国制造的做法,在我们看来就是害人害己,虽然短时间内我们失去一些客户,可美日韩的制造能力能吃得消吗?
到最后,还是要找上中国,徒增企业压力,增加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市场稳定。
美国这是典型的自己不好,也不想别的国家好,美国这么做,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