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众多高校纷纷在智能制造这一专业领域发力。智能制造专业学什么?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如何落地?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高大上”的“新专业”吧 !
智能制造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学习内容多而杂,核心课程有现代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学、电气控制与PLC控制、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数控系统装调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生产计划管理(MES)、智能工厂集成技术等内容。课程中既包括了比较传统的四大力学,机械制图,也有走在科技尖端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云计算,大计算等内容。
2017年,在国家一系列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战略背景下,产学合作育人模式迎来了新一轮高潮。需要智能作为国内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军企业,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并成功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支持企业,助力高校人才培养。
需要智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将在智能制造、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几个专业和方向上,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并引入需要智能教学实训体系,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建设方案及课程体系等内容,助力项目顺利开展。为高校提供“产品+技术+服务”全方位支持,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新技术发展需求,真正做到校企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从而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