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了起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头一回开的党代会。选中央委员那会儿,有个人得票数特别高,就排在毛主席和刘少奇后面,在97个正式委员里头是第三名。
他既不是个大元帅,也不是开国时的那些将军之一。有人可能会琢磨,难道是我们尊敬的周总理?不对,那朱老总呢?还不是,难道是邓小平同志,或者陈云同志?其实都不是。
林伯渠这个人啊,为啥他的票数那么高,甚至比十大元帅、周总理、朱老总、邓小平还有陈云都要高呢?其实啊,这都得归功于他那深厚的革命背景和经验。
林伯渠老家在湖南安福,他1886年出生,年纪比毛主席大了7岁,和朱老总年龄一样。他是同盟会里的老前辈,参与过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还跟着孙中山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林伯渠在那一年也成为了党的一员,算得上是共产党的老资格了。
国共两党首次联手时,共产党成员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出任高层职位。比如,毛主席就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临时负责人,林伯渠也在国民党里挑了大梁。
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搞了个全国代表大会,林伯渠在那会上被选为了中央的大官,而毛主席只是个替补。那时候,林伯渠的名声和地位都比毛主席要高一些。到了1927年,林伯渠又参与了南昌的那次大起义,可惜起义没成功,后来他就去了苏联。
1933年那会儿,林伯渠回到了中央苏区。毛主席呢,他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一把手,政府主席,而林伯渠则担任了财政部长这个重要职位。等到长征开始的时候,林伯渠都差不多快50岁的人了,肯定比不上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尽管如此,他还是硬挺着,和大家伙儿一起吃苦受累,最后成功走完了长征全程。
红军走了好多好多的艰难路程,最后成功到了陕北。这时候,毛主席就成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头儿。林伯渠呢,他当上了陕甘宁边区的政府主席。而张国焘,那时候他是边区政府的副主席,给林伯渠打下手。
边区那边挺穷的,啥资源文化都跟不上。就是在那么苦的环境下,党中央和毛主席还是在延安坚持了好多年,并且没被打垮。这多亏了林伯渠领导的边区政府,他们工作做得特别好,起了大作用。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毛主席被大家选为政府的老大,林伯渠呢,他就成了政府的秘书长。就在10月1号那天,他负责主持了新国家的成立大典,就站在毛主席旁边不远处。那时候的林伯渠已经六十多岁了,头发全白了,但他还是特别拼,每天都忙个不停,不分白天黑夜。
他一辈子都在革命,从老旧的中国一路走到了崭新的新中国,把近代中国革命的路子走了个遍,简直就像是中国革命的亲身见证者,一个永远流传的故事。说到名气,他其实比朱老总、周总理还要响亮些。
从1921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林伯渠都跟着毛主席闹革命,差不多有30年光景。他经历过无数战火纷飞的时刻,最终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在这漫长的30年里,林伯渠一直都站在毛主席这一边,全力支持毛主席的领导,俩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他以前这样说过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是个地地道道的马克思主义者,把咱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是掌控革命大船稳稳前行的老练船长。这话说得一点没错。
毛主席一直很看重林伯渠。在成都会议那会儿,他们俩聊着天,毛主席真心实意地说:“林老啊,您真的一点都不显老。您的脑筋转得快,做事也麻利,就像年轻人那样,浑身都是劲儿。从以前的老革命到现在的新革命,您哪次不是走在前头?”
没错,林伯渠老是一路紧跟着时代的脚步,从以前那个旧中国一路走到了崭新的新中国。因此在八大选举那会儿,他获得的票数特别高,这都是大家心里头希望他当选,也是大家伙儿共同的意愿,整个过程都公平公正,一点猫腻和内幕都没有。
林伯渠晚年时身体不好,得了重病,但他还是硬撑着继续工作。大家劝了他好多次,他才肯去医院看病。1960年,林伯渠离开了我们,那时候他74岁。他这一辈子都在为革命操心,是个干到最后一刻的老英雄,真正的国宝,也是咱们老百姓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