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如同“千年魔咒”一般困扰着中国家族企业。据悉,中国家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4年,其中只有不到30%的企业能进入第二代,不到10%的企业能进入第三代。
难道“富不过三代”真的是个无法破解的难题?
答案是否定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富传承一百四十余年,成功传承至第六代,至今资产规模仍达100亿元,位列福布斯富豪家族24;同样,梅隆家族财富传承已有百余年,至今资产规模高达140亿元,位列福布斯富豪家族榜·19……
同样是家族企业,同样是家族财富,为何欧美富豪可以传承百年?
欧美富豪传承财富的秘诀——家族办公室
家族办公室在西方国家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古罗马时期已经有类似的组织形式,古罗马时期的“Domus”(家族主管)以及中世纪时期的大“Domo”(总管家)是家族办公室的前身,现代意义上的家族办公室出现于十九世纪中叶,根据美国家族办公室协会的定义,家族办公室指的是“专为超级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财富管理和家族服务,以使其资产长期发展,符合家族的预期和期望,并使其资产能够顺利地进行跨代传承和保值增值的机构”。
18世纪末到19世中叶,西方国家开启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业,产业集聚变革,一些抓住产业革命机会的产业资本家迅速崛起,“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为地球上的第一个亿万富翁,巅峰时期,曾垄断了全美90%的炼油工业;钢铁大王卡内基用钢铁征服了世界,一度成为美国首富;“汽车大王”福特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推动世界汽车工业革命,福特家族一度成为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与此同时,摩根家族、梅隆家族、肯尼迪家族、杜邦家族等相继崛起。
这些资本大亨手握亿万家产,富可敌国,却也面临如何传承家族财富的难题。在此背景下,现代意义上家族办公室应运而生。
1838年,摩根创造了摩根办公室为家族管理资产,成为第一个只为一个家族服务的单一家族办公室,1971年,梅隆家族办公室成立,1882年,洛克菲勒办公室成立,欧美顶级财团纷纷成立家族办公室,时至今日,欧美财团依然是家族办公室的主力,Wealth-X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将有15.4万亿美元的财富在家族内进行传承,其中北美占到50%以上,欧洲占了25%。
欧美财团家族办公室得以成功运行离不开其合理的运作机制。根据服务的家族数量,家族办公室可以分为单一家族办公室和联合家族办公室模式,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联合家办相对单一家办在规模效应,人才优势,全方位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在欧美国家,由家族成员执掌,自行组织并设立专业团队对家族事务进行综合管理,服务单一家族,却是最为经典的家族办公室表现形式。
而家族财富得以保值增值需要依赖于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才,西方家族办公室解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有两种途径:一是邀请私人银行的高级人才加盟家办,二是由家族自己来完成。一般的家族会把家族的年轻人安置在家族慈善基金里学习,把家族年轻一代培养成才,从而保证基业长青。
国内家族办公室的兴起与困局
亚洲新兴国家发展起步较晚,中国改革开放不过四十年,许多家族企业还在创一代手里,不过二代接棒已成趋势,家族财富传承也开始提上“议程“,国内家族办公室方兴未艾。
新兴国家虽然经济发展起步晚,但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家们已然积累大量财富,1999年,中国百富的门槛是5,000万元,仅50人入选 ;然而到了2020年,中国百富的门槛20亿元,上榜人数2398位。福布斯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富豪榜上榜者的总财富值由2019年的9.1万亿元人民币飙升至14.1万亿元人民币,近三分之二上榜者的财富在过去一年有所上涨。
《2020中国家族办公室白皮书》显示,79.1%的调查参与者没有使用家族办公室服务,其中64.2% 的参与者表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家族办公室,七成参与者表示未来5年内考虑使用家族办公室服务,这蕴含着家族办公室巨大的市场前景。
2013年为中国家族办公室开启元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家族办公室业务,通过“133”(中银集团一个平台,银行专业团队、顾问团队和海外团队三个团队)服务体系,为超高净值个人及家族提供个人金融、企业金融和增值服务等服务,这标志着家族办公室类型的服务,在中国正式落地。
目前,国内家族办公室大致呈现五种业态:第三方理财机构转型而来的联合家办,多是卖方或者产品提供方;由律所延伸出来的家办,主要为家族企业或上市公司提供法务服务;以离岸资产管理或者服务为主的家办,业务多是保险、基金、海外信托;以信托公司、财富管理公司为主的家办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家办。
中国家族办公室算得上是新兴业态,发展走在了监管的前面,国内财产等级制度、遗产税、交易税、行业自律规则等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完善或缺失使得行业发展呈现“野蛮生长”的特点,近几年中国有近3000多家家族办公室成立,但不少家族办公室实际业务仅以金融产品销售产生的佣金支持日常运营,并未真正以家族办公室的核心理念,与高净值家族站在同一阵营。以家族办公室为名,行金融产品销售之实,本应为“买方“定位却沦为”卖方“销售工具,破坏了行业生存的根基——信任机制。
此外,国内家办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窘境, 由于家办多元化的资产类别,投资范围横跨多个领域,因此需要具备跨资产投资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基于规避风险的需求,家办涉及到大量跨境金融、财税、法务、品质生活等相关服务,从业人员也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投资实力,而这样的人才在市场上凤毛麟角。即便有这样的人才,由于文化因素,更多的只是做做市场调研,并向家族决策者提供决策意见,但最终的决定通常由家族决策者来做。
破解之道
行稳方能致远,中国家族办公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破除行业积弊,国内家办将无法健康持续发展。
国内家族办公室首需解决的问题是重申“买方”定位。家族办公室致力于家族财富保值增值以及传承,本质上是“买方”代表。而回归“买方”定位,则需要从收费机制入手,家族办公室的利润应当来自于家族资产的管理费或雇佣费。
在资产管理上,家族办公室需跳脱纯粹以个人或家庭理财的范式,而是基于家族永续经营的立场,其服务范围不仅只是解决钱的问题。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还应更关注身份、税务安排、家族宪章制定等问题。
在人才培养上,家族教育也是家族传承的一部分。国内许多创一代起家于煤矿、地产、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而二代大多受到了海外的教育,更愿意从事金融、科技、互联网等领域,在家族企业接棒中冲突不断,因此家族办公室应当致力于协助二代成长为“全球化、金融化、文哲化、公益化、创新化”的接班人。此外,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作可弥补专业人才匮乏的短板。
家族办公室提供的服务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有形资产传递到下一代,同样还要将企业家精神、幸福、健康、名望、传统、社会责任这样的无形财产传承下去。正如孟子所言,“道德传家,十代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