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减持宁德时代背后,新能源是否“过火”?

政经风云 2021-08-29 09:52:08

一条赛道火到连在银行买理财产品的大爷大妈都知道的时候,可能已经火过头了。

今年以来,A股一个泡沫接一个泡沫被刺破,白酒医药相继倒下,喝酒吃药行情不再。

新能源接棒成为市场的宠儿。宁德时代市值突破万亿元,成为创业板一哥,创始人曾毓群取代李嘉诚登顶香港首富。曾一度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重组的盐湖股份在8月10日复牌后,开盘首日即大涨306%,一时间竟成了市场上“最靓的仔”。

以前“沾酒即涨”的妖风吹到新能源板块就成了占“锂”即涨,投资者趋之若鹜,上市公司蠢蠢欲动。

然而,近期一些事情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8月25日晚间,宁德时代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0.7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4亿元,营收和净利双双同比增长超130%。

面对这样一份“亮瞎眼”的财报,高瓴资本却选择了减持,套现35亿元。跟着减持的还有另外三家机构,深圳市招银叁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1145.2万股;湖北长江招银动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1063万股;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博瑞荣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163.44万股。

市场热情高涨,而机构选择撤退,透露出什么信息?难道新能源也会像白酒医药股一样跟着“凉凉”吗?

新能源的狂风是怎么吹起来的?

2020年6月10日,成立仅17年的美国造车新势力特斯拉市值超越已有87年历史的丰田汽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这一具有标志性事件昭示着智能电动汽车在汽车产业当中位置的转变。

特斯拉的成功牵动着传统车企敏感的神经,国内造车新势力趁热打铁,该融资的融资,该上市的上市。2020年,蔚来获得国资驰援,成功续命;理想、小鹏相继赴美上市;威马融资100亿拟登陆科创板。

在充足的粮草弹药支撑下,2020年“蔚小理”们斩获颇丰。蔚来2020年累计交付43728辆,同比上涨121%;小鹏汽车全年累计交付27041辆,同比增长112%;理想ONE总计交付32624辆。

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如破竹”,直接带火了上游的锂电池产业,“宁德时代”们强势崛起。2020年整个新能源电池技术的突破,也使得动力电池产品的成本让新能源汽车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都得到了快速提升,市场需求也跟着井喷。

毫无疑问,在新能源的赛道上,锂电池是翘楚。不过,锂电池也不是把新能源送上风口唯一动力。

进入2021年以来,新能源的另一条赛道也很火。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承诺2030年碳排达峰,对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而最新表态将这一比例被提高到了25%左右,2030年的风、光装机目标定在了12亿千瓦以上。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预期下,光伏板块“随风起舞”,为新能源添了一把火。

资本狂欢下 赛道日渐拥堵

新能源这一轮行情可回溯至2019年下半年,彼时“电池茅”宁德时代股价不过70元,“光伏茅”隆基股份股价也只有20元。然而仅仅两年过去,宁德时代股价已经冲上了582元,隆基股份的股价已经冲到125元。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锂电池板块整体上涨169.%、光伏屋顶板块年内涨幅200.58%,半导体硅片板块年内涨幅127.57%。

在风口上猪得能飞起立,而市场从来不缺追逐风口者。新能源成为令人“眼馋”的黄金赛道,老玩家纷纷增资扩产,新玩家纷至沓来。

8月13日,宁德时代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582亿元用于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天价定增扩产,市场闻之震动。

随着锂电市场的日益火爆,也吸引迎了不少新玩家入局,紫金矿业、小米集团、力拓集团也纷纷进军锂矿市场……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称,“公司将开拓布局锂资源,未来计划收购一些项目与矿山资产,并打通从上游到材料的全产业链。”

此话一出,紫金矿业股价立马飞涨5.46%。随后公司迅速发布公告表示,进军锂矿一事儿,没有具体的时间进度表和具体项目安排,股价又转跌。

而小米则在官宣造车之后,开始布局锂电,出资3.75亿元入股赣锋锂业子公司赣锋锂电。

另外一边,光伏板块也是同业的盛况,老玩家纷纷扩产,新玩家争先恐后涌入。

在中国的光伏军团里,上游有主打硅料的通威与协鑫,中游有硅片双雄中环、隆基,光伏玻璃有福莱特,胶膜领域有福斯特,逆变器领域有华为,从曾经一无所有,逆袭为全球第一。

中国的光伏技术已然成熟,同时较低的行业门槛引来许多跨界玩家,有做玻璃的、有做冷柜冰箱的,甚至从电机、汽车配件甚至是拖鞋等行业直接跨界而来。

2021年1月8日,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称拟增发不超过1.01亿股H股,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扩大光伏玻璃市场等。受此消息的影响,福耀玻璃A和H股股价闻声大涨。

福耀玻璃做光伏还可理解,毕竟光伏玻璃也是玻璃。而星帅尔、钧达股份、金阳新能源等跨界玩家则完全是“门外汉”。

金阳新能源原名为宝峰时尚,是有名的“拖鞋大王”,在港股上市,在连续6年亏损后转移赛道到了光伏产业上,从2020年开始在光伏硅片和电池领域大手笔布局。

在资本的追捧下,二级市场上新能源股已现泡沫。Wind数据统计显示,A股68只锂电池概念股平均估值达到了256.64倍,4成公司估值超过百倍。

随着新玩家不断入局,无论是锂电,还是光伏,产能扩大是必然的。倘若市场需求跟不上产能扩大,每个玩家能够从中分到的蛋糕将会十分有限,行业洗牌也将随之到来

1 阅读:940

政经风云

简介:探索社会治理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