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三神”说:比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早上千年!

中华神秘文化 2020-10-22 23:50:51

深层心理学,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的一个现代心理学流派。

简单讲,其构筑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是人能觉察和感知到的;

潜意识则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包括各种本能、欲望、冲动等;

而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是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部分。

一般来说,潜意识很难进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

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让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

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可能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弗洛伊德十分重视潜意识,认为它虽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医理论中,也有类似的深层心理学说,其历史至少比弗洛伊德的学说早上千年。

这就是“三神”学说!

所谓“三神”,即元神、识神和欲神。

其中,“元神”是道家的概念,道家认为它是来自先天的,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道书中讲,“父母媾精,而后一点灵光……从太极中来者,我之元神也”。

可见元神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生命也由此产生;而元神一旦溃散,生命就会停息。

此“先天之神,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乃不神之神,而实至神者”。它虽不为常人所知,但时刻都在发挥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古代医家认为,元神在脑中。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脑为元神之府。”

而“识神”本是佛教的概念,道家借以表示思虑、意识等心理活动 ,故又称为“思虑之神”。

识神是后天的,是学习与积累的心理活动,所以常人也能觉察和认识到。

它是以元神为基础产生的,产生后又可以扰乱元神。由于道家养生讲究复归元神,故多排斥识神。

古人认为识神居于心中,思虑变化,常动不息;不像居于脑中的元神,是稳定的。

医家还说,“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

对于“欲神”,古人阐述相对较少,北宋高道张伯端说:“欲神者,气禀之性也。”

这应该是源于个体生物本能的心理活动,大概可指“食色,性也”一类,包括各种内在深藏的欲望冲动。

古人认为,欲神会扰乱元神,所以各种修持方法都要针对种种欲望进行调节。

而识神对于欲神,可谓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诱发、也可以抑制欲神。

有现代医家推测,“元神”是古代医家对大脑皮层下调控各级生命中枢功能的一种简单的见解,类似于自主神经系统中枢;

“识神”是在大脑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体行为的意识体,也是大脑皮层神经电化学活动的体现;

而“欲神”则多为本能性的、生理性的欲望,机体通常能清晰地意识到这类冲动的萌发,并借助意识作出相应调控,同时还伴有某些情绪体验。

尽管产生于古代,但“三神”学说经历代修持者实修实证而提出,不可小觑,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

这对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1 阅读:166
评论列表
  • 2020-10-23 10:55

    有点意思。可惜论述浅尝辄止,没能深入展开。对喜欢的读者来讲,犹如一盏香茗,渴犹未解也!

  • 2020-10-25 22:41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与欲神,识神,元神是对应关系么?

  • 2020-10-25 21:51

    没办法,现在人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就像让小学生做微积分一样。除了极个别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