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益除了华为之外,国产手机厂商阵营中,小米也有很大的潜力!
近日,小米发布了2023年Q2财报,这份报告也展示出了小米冲击高端的信心和实力。可以看到,小米在Q2季度创造了多项数据的历史新高,其中就包括了毛利率以及调整后净利润等数据。
小米在Q2季度的整体毛利率达到了21%,智能手机毛利润达到了13.3%,且研发支出为4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51亿元。各项数据都远超上市时的小米,毫无疑问,近几年小米的成长速度相当快,有目共睹。
除了华为在高端市场抢夺份额外,小米也表明了态度,确定了高端战略。雷军在2023年度演讲中还将高端战略贴上了“生死之战”的标签,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小米在成立之初,坚持以“Costco模式”为主战场,这种模式给小米吸引了大量的流量,但也让消费者对小米品牌有了“性价比”的初印象,再来冲击高端,就没那么容易了!事实上,传统的互联网模式确实对高端用户的要求不高,但在消费电子行业,则恰恰相反,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才是成功的基石,小米必须迎接新的挑战。
事实证明,当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里建立了“高性价比”的形象后,就很难被大众接受高端形象了。反之,当一个品牌先建立了高端形象,再进入中低端大众市场,就容易的多。很显然,小米冲击高端的难度非常大,如果不能建立高端形象或者实现技术突破,最终就会被淘汰!
为了实现高端战略,雷军也有了认知突破,小米要做的不再是性能优先,而是体验优先,在这几年,小米始终坚持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线全面高端,就是想要抓住新能源汽车的机会,塑造好小米的高端形象。通过自研芯片、自研操作系统、自建智能工厂等,价降低对代工的依赖。
尽管小米很努力了,但高端战略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成功呢?小米和顶级的品牌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但在过去几年,小米还是走对路了,从“AllinioT”向“手机xAloT”调整,再次确定了智能手机的核心地位。
毫无疑问呢,智能手机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依然是消费计算平台的核心。而依靠单一的手机业务,已经无法支撑大规模的研发投入,这就是OPPO自研芯片哲库突然关闭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很多平行赛道的新势力也在加入,手机厂商也面临着挑战和革新,小米则洞察了这一点。
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汽车的高端战略也好,小米汽车的执行能力也好,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这就是雷军能力的体现。面对特斯拉等强悍竞争对手,小米做好了准备,且加强了科研,相信雷军能够带来小米越来越好,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