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七师有多富?养20个甲级师,一年上缴20万两黄金

沛儿阅览趣事 2025-04-11 04:06:04

1943年,陈毅正审阅着各部队呈交上来的资料,当他翻开新四军第七师相关编制发展资料时,不禁脱口而出:“好家伙!”原来,第七师从成立时仅1900多人,短短两年就扩充到2万多人,而且全是军队主力野战部队。

很快,他的注意力被一组数字牢牢吸引住——整个新四军的军费,几乎是第七师一力承担。在过去两三年间,第七师上交给新四军军部和中央的军费,竟然上缴费用多达20万两黄金,可以养20个甲级师。新四军第七师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么富有?

第七师转变为后勤和情报中心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党内领导人决定与国民党暂时搁置过往矛盾,携手合作,共同组建了新四军,将南方八省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游击作战的健儿们整编为一支正规部队。

然而,新四军这支新生力量刚诞生就陷入困境。

队伍里,人多枪少的问题格外突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面对日军的先进枪炮,显得如此单薄。

每次战斗,战士们都不得不冒着敌人密集的枪炮,用自己的身子去挡,伤亡数字令人痛心。

面对这种情况,国民党方面不但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反而对新四军采取种种限制措施。物资分配上,故意区别对待,将大量精良装备分配给自己的嫡系部队,在武器补给、弹药供应等方面设置重重障碍,进一步加剧了新四军装备不足的困境。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公然背信弃义,取消了新四军番号,还颠倒黑白,诬蔑新四军为“叛军”。不仅如此,国民党还调集重兵,对新四军展开残酷围剿,此后,新四军陷入了日军和国民党的双重绞杀。

困境之下,新四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选择了一条特殊的壮大之路——靠缴获敌人武器来武装自己。

每一次战斗战士们都全力以赴,只为从敌人手中夺得先进的枪炮弹药。

每次战斗结束,战士们顾不上休息,便忙着清理战场,仔细搜集敌人遗落的武器,哪怕是一颗子弹、一个零件都视若珍宝。

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成为新四军在夹缝中生存并壮大的关键,这时,新四军第七师脱颖而出,指挥层经过慎重考虑,将第七师定位为“战略预备队”。

在地图前,指挥员们指着标示第七师部署区域的图标,仔细探讨着战略布局,认为第七师在整体战略体系中,需养精蓄锐,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发挥关键作用。

但随着局势的发展,第七师所处的地理位置凸显出特殊性。它深入日军占领区核心,四周被敌人重兵环绕,一举一动都受到日军的严密监视。与此同时,经过多番实战检验与对比,第七师在兵力规模、武器装备、战斗经验等方面,与第一师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于是,经过多次会议商讨,结合第七师的实际情况,决定将其转变为新四军的“经济后勤中心”与军事情报中心。

改革后的新四军面貌焕然一新

得到任命的第七师充分利用身处敌占区的复杂环境,凭借当地群众的掩护和支持,秘密开展经济活动,开辟隐蔽的贸易路线,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为新四军筹集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

同时,他们在敌人眼皮底下建立起庞大的情报网络,无数情报人员乔装打扮,潜伏在日军据点、交通要道,冒着生命危险收集情报,再通过秘密渠道将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去,为新四军的作战决策提供了关键支持,在另一条战线上为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2年3月,新四军的重要领导岗位上正经历着一次关键的人事变动,时任政委刘少奇接到调令,将奔赴新的岗位,承担更为重要的使命。

得知刘少奇即将调离,新四军指挥部里战士们纷纷围聚过来,“刘政委,您这一走,我们可舍不得啊!”刘少奇听后,安慰说:“同志们,革命工作需要我们到不同的地方去,不管我在哪里,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赶走侵略者,为了新中国!”

此时,关于新一任政委的任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任命饶漱石为新四军新的政委。

任命的消息传来,指挥部里议论纷纷。“这饶漱石同志,听说在外交和经济上很有一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带好咱们新四军。”有战士小声嘀咕。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站出来说:“组织上既然做了决定,那肯定是有考量的,咱们得相信组织,相信饶政委!”

很快,饶漱石到任。面对众多新四军将士,他说:“同志们,从今天起,我就和大家并肩作战了!在这艰难的抗战时期,咱们新四军肩负着重大使命,我定会全力以赴,和大家一起,为了胜利而战!”

看着面前财务报表上那少得可怜的资金数字,“必须得想个办法,不然这仗可就难打了。改革,必须对新四军进行改革!”饶漱石喃喃自语道。

于是,一场围绕资金问题的改革行动迅速展开,在高级将领的率先垂范下,新四军内掀起了一股勤俭节约、严谨自律的新风潮,战士们不再随意浪费一粒粮食、一丝布料,大家齐心协力,开源节流。曾经,部队里曾出现一些物资管理混乱的情况,如今,每一笔物资进出都有详细记录,杜绝了任何可能的损耗。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四军内部的整体风气焕然一新。

新四军第七师的富令人意想不到

当时新四军第七师所在区域土壤肥沃、水源丰沛,是粮食生产的理想之地。开展生产急需人力、物力与财力,彼时人力、物力不缺,却苦于资金匮乏。

面对困境,饶漱石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民族败类与地方恶霸,在周边区域,有不少卖国求荣的汉奸,他们为虎作伥,依靠向日军出卖情报、残害同胞,聚敛了大量不义之财;还有一些危害百姓的地主乡绅,平日里巧取豪夺,压榨农民,囤积了巨额财富。这些非法所得,沾满了百姓的血泪,也成为第七师解决资金难题的突破口。

随着一次次行动的成功,大量非法财富被收缴,这些财物被迅速投入到粮食生产中,七师精心部署,侦查摸清其老巢与财富藏匿处,趁夜突袭,一举收缴大量金银财宝与物资,将这些不义之财转化为生产的原始资金,顺利开启粮食生产工作。

充足的收成不仅保障了新四军的粮食供给,仓廪充实,还结余出大量余粮,饶漱石深知经济贸易的重要性,积极邀请精通此道的人才加入。随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新四军迎来了飞跃式发展。从最初的一万余人,不断吸纳热血青年,扩充队伍,逐渐壮大到二十六万人。

在新四军各师中,第七师凭借在经济领域的卓越表现脱颖而出,成为队伍里名副其实的“印钞机”。他们通过粮食贸易积累财富,兴办各类产业,为部队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支持。

通过这一方式,第七师大赚了一笔,其中在第7师发展经济的五年内,第七师发展的成果十分显著,其中单就五年内上缴给新四军的现金就多达一百多两黄金。计算下来每年上交超过了二十万两黄金,这笔资金完全可以养活二十多支装备先进的甲级师。

在新四军内部,流传着这样生动的说法:第一师凭借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打仗最多且最为厉害,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先锋;第二师发挥创新能力,生产的香烟畅销根据地内外,为部队创造了独特的经济收益;而第七师,则以雄厚的财力,上交的军费最多,成为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坚实保障。

1945年10月,历经艰苦卓绝地奋战,抗战终于迎来胜利。

随着局势的变化,第七师番号被取消,不久之后,顺应解放战争的新形势,第七师改编为华野第七纵队,这支英雄部队又踏上新的征程,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0 阅读:0

沛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