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大国强权找上门来,说咱们得还他们13亿两白银的债。那毛主席是怎么应对的呢?
这13亿两白银,是清朝政府那会儿欠下的巨额债务。从《南京条约》算起,一直到《马关条约》,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总共加起来就欠了这么多钱,足足有13亿两白银。要是平均分到每个人头上,那每个人都得背上3两白银的债。
新中国成立那会儿,外国列强拿着条约找上门来想占便宜。主席呢,二话不说,直接一句话就把他们给顶了回去。
主席究竟讲了啥?那13亿两白银,咱们到底还了没?
来,点个,咱们一块儿瞅瞅那些列强要赔款的事儿到底是咋回事。
一 各国强逼还债
1949年10月,新中国克服重重困难,正式亮相在世界东方的大舞台上,但国内的情况可没那么简单。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好多西方国家找上门来了,手里头揣着好几十份合同,跑到中国来讨债。
真没想到,那些强国竟然要我们还那么多钱,足足有13亿两白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在新中国诞生之前,咱们已经还了大概有6亿两白银的外债。细细一算,直到国家建立那会儿,还足足欠着7亿两白银没还清呢。
拿着这笔债务,那些大国硬是要新中国必须偿还。
很多人都琢磨不透,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咋就背上了这么多天文数字的债务呢?
这些债是咋欠下的呢?咱们得咋还上呢?
清政府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是欠下巨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1842年,英国找上门来跟清政府谈判,谈到最后,清政府没办法,只能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条约规定,清政府得割让土地,还得赔偿英国3500万两白银。
到了法国那边,又冒出个新条约叫《北京条约》,跟《南京条约》似的,里面也提到了要赔好多钱,总共加起来有两千七百多万两白银呢。
1895年,清朝和日本干了一仗,结果清朝输了,只能签了个《马关条约》。条约上说,清朝得赔给日本两亿多两白银。
这事儿还没结束呢,到了八国联军那时候,清政府又被逼得没法子,只能签了《辛丑条约》。那些列强一个个跟饿狼似的,清政府又被迫赔了好几千万两白银出去。
从1842年到1919年间,清朝政府一口气签了709份不公平的条约。这些条约里,咱们得赔给人家的钱多得吓人,总共加起来有10亿两白银那么多。特别是赔给日本的钱,都超过了2亿两白银。
清政府一年到底能收多少银子呢?
顶多也就8000万两银子,就算把国库里所有的钱都搭上,也明显不够赔的。
所以,那些大国和清朝政府商量好了,赔款可以慢慢来,一年还一点就行。
说着简单,其实是个大难题。
分期付款就意味着会产生利息,甭管政府采取啥方式还款,那债务总是越还就变得越多。
另一方面,这些外国势力在中国尝到了甜头,其他外国势力见状也想来捞点好处。结果,清政府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各方围攻的困境。
清政府财政吃紧,压力山大,为了给自己松松绑,就开始想办法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
不使劲逼还行,这一逼直接把清政府给逼垮了,然后咱们就迎来了民国时期。
民国跟清政府完全是两回事,但民国一建立,那13亿两白银的债务居然也被接了过来,落在了民国政府的肩上。
民国时期的那个政府,肯定也不想扛上这么大一笔债。但问题是,他们一边忙着搞革命,一边又得靠那些外国大佬的支持。这样一来,那笔钱就只能硬着头皮还了。
说白了,那笔巨额欠款是从清政府那时候留下的,到了民国时期问题就更严重了。民国政府力量不强,这让那些外国列强都觉得,只要对中国施加点儿压力,咱们就得老老实实地把债还了。
但他们没想到新中国会那么强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外国强国拿着不平等条约来索取钱财时,却被毛主席坚决地拒绝了。
主席到底是怎么反驳的呢?咱们国家到底还了那13亿两白银的债没?
二 主席进行反击
1949年以前,清朝欠下的银子大都是蒋介石背的锅,说起来那13亿两白银,简直多得吓人!
蒋介石欠下的钱总共有720亿,就凭他自己,那是肯定还不起的。
外国势力拿走了大笔赔款后,还不停地给我们国家施加压力。一直等到新中国建立起来,那些赔款还没能还清,这下子,那些外国势力就更加来劲了。
他们以为新中国跟以前一样好欺负,刚建国没多久,就急着拿着那些条约来要钱。
但他们绝对料想不到,在新中国诞生的关键时刻,主席可没打算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
把家里收拾利索了再招待客人。
换句话说,新中国不会认可那些不公平的条约,以前清政府所签订的所有条约都被视为无效,里面提到的债务对中国来说也不算数了。
新中国对于《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立场十分明确,即不论其中的债务是否已清偿,这些条约均不予承认。
主席果断地做了个手势,立场坚定,明确表明新中国跟那些不平等条约没啥关系了,这一决定让我们的信心大增。
列强眼里,主席的做法显得有点没办法。他们一直觉着,清政府欠下的债,甭管是民国接手,还是新中国来了,都得接着还,一直到还清才算完。
外国强权一直纠缠着我们国家,原以为死皮赖脸就能捞到好处,可没想到主席的回答又一次让他们大跌眼镜。
毛主席明确表示,态度十分坚定:
中国人民已经偿还了大量债务,要是真有人要追债,那就直接去找当初签条约的那个人!
这简直就是明摆着不想还钱,这么一说,列强们立马就火了。
回国后,他们在中国没拿到钱,立马就展开了猛烈的回击。
美国动手了,他们把我们的海外资产给冻上了,一共4000多万美金呢,像我们在国外的贷款这些,全都被他们给扣下了。
在那个美元大行其道的时代,美元跟黄金没啥两样,有四千多万美元被冻住了,就跟现在二百多亿美元被冻结了一样。
这么多钱砸下去,真是能看出美国使的招儿有多狠。
这不算完,仅仅管住资金还不行,美国又对我国实施了封锁禁运。
钢材、矿砂、胶皮这些材料,全都被列入了禁止运输的清单,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像泳衣、游泳眼镜这些日常用的东西,竟然也在禁止运输的范围内。
算算看,美国一共对2100多种商品实施了禁运。
美国不光实施禁运,还强硬要求其他国家别跟我国做进出口生意。他们想在经济上给我们施加压力,既不让我国进口,也不让我们出口,目的就是要把我国逼到绝境。
抗美援朝那时候,志愿军特别缺医药品,国外根本弄不到,所以只能靠咱们自己造。造好了之后,还得经过老远老远的路,才能送到战场上给战士们用。
一来一回,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了,结果好多志愿军都没能及时看上病。从这角度看,美国这报复手段可真够狠的,一点底线都不留。
但这可不意味着咱们国家会就此低头认输。不让进口?那咱们就自己动手造!在制造的过程中,咱们还意外地取得了不少技术上的大进展。这下子,美国可就愣住了。
而且,美国越是企图吓唬咱们,咱们就越是不会低头。就在新中国成立快要到来的时候,英国竟然把军舰开到了咱们的长江里。
大家还以为咱们国家还是以前那个好欺负的样子,可没想到,他们小看新中国了。上级一声命令,咱们的军队立马就开火了。这一炮,直接命中了英国的军舰,同时也给英美两国来了个当头棒喝,让他们知道自己想错了。
新中国明确表态,咱可不会让人随便欺负。那些清政府时期签下的不平等条约债务,本来就不公平。现在他们还想来讨债,这简直就是没道理。所以新中国拒绝偿还这些债务,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站得住脚的。
让美国惊讶的是,他们想用经济手段施压的计划落空了。没了中国这个大买家,好多国家的商品都卖不动了,甚至积压得严重。
美国对我们实施制裁,结果却自个儿也吃了亏。到了1957年,英国那边先撑不住了,干脆第一个取消了禁运。
英国一马当先,其他国家也都跟着行动起来,这么一来,美国的打算就彻底泡汤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主席的决断真是太明智了。
一方面,新中国成功甩掉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另一方面,这也向外界彰显了新中国的坚定立场。
屋里拾掇得利利索索后,迎来的客人也都是新面孔了,这些以前瞧不起新中国的列强,现在可不敢再小看了。
多亏了主席的有力反驳,这场债务纠纷总算是结束了。
但这可不代表债务就一笔勾销了。到了1979年,有些美国人又翻出旧账,说我们国家还欠他们1亿没还清呢。
那时候,主席已经不在了,邓公接下来会怎么办呢?这1亿块钱的欠款,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三 面临1亿欠款
1979年的时候,咱们国家突然被告了,原告是几个美国人。他们在亚拉巴马州的法院,直接就把咱们国家给告了,说咱们得还他们1亿块钱的债。
这起诉真是让人一头雾水,之前那些大国的欠款不是已经不算数了吗?怎么现在突然又冒出来1亿的债款?
这笔巨款,跟清政府欠下的13亿两白银没啥两样,都是他们留下来的大麻烦。
清政府跟外国势力签了一堆不公平的条约,欠下了大堆的钱,根本没法还。于是,他们想了个主意,那就是一边继续借钱,一边慢慢还钱。
1909年的时候,清朝政府想在湖北和湖南那边建一条铁路。但说实话,凭清朝政府那会儿的技术,根本修不起铁路。所以啊,他们就想了个办法,打算找外国借钱来搞这个工程。
一方面,可以用铁路赚的钱来还债,另一方面,铁路还能帮咱们跟南方地区更好地联系起来。
清政府先去找了德国帮忙,两边一商量,就从德国那儿借了600万英镑。但这钱可不是白给的,德国要的利息高得吓人。要是把那利息换算成咱们现在的人民币,竟然有150多亿呢。
那时候,咱们国家总共才4亿多人,150亿的债务一算,就等于说每个人头上都得扛点债。
这笔买卖太值了,英国当然不会放过机会,紧跟德国的步伐,美国和法国也一块儿掺和进来。这四个国家找上清政府,商量着一起掏钱帮清政府修路,不过这笔钱清政府得在40年里慢慢还给他们。
清政府打的小算盘挺简单,他们知道自己还不上那笔巨款,于是就拿湖北、湖南、四川这些地方的税务来当担保。
就这么一路抵押下来,转眼就到了1912年,清朝政府垮台了,但那些欠下的债还没还清,铁路建设项目也还在进行中。
1936年那会儿,从湖北通到广东的铁路终于建好了。但四川到湖北这一段路,因为手头紧,没钱继续修,所以只好先放一放,停工了。
那些大国原本想讨回他们的债务,但那时候我们国家正忙着打仗,这事就被暂时放下了。转眼间,时间来到了50年代,按照之前的约定,40年的期限正好到期,那些大国又想过来讨债。可就在这时,咱们的主席给他们来了个当头一棒。
六百万英镑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些大国根本就不想松手。
到了1979年,美国瞅准时机,翻出清政府那时候签的条约,直接跑到法院去告咱们国家。
外国势力竟然把起诉书直接寄到了我们国家,他们可能以为咱们这边群龙无首,没人能镇得住场子。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里还有位大人物,那就是邓公。
邓老的想法跟主席一致,他直接说了:
这笔不合理的债务,咱们没必要认账。
一般的债务能还上,但这合同明显是在不公平的情况下签的。清政府那时候签这个,谁都明白,这哪是什么公平的贷款,简直就是借着贷款的名头来压榨。
国际上,那种压榨合约是不被认可的,咱们国家也不会去承认它。
邓公态度坚决,咱们国家就没接受那个起诉,对于那笔债务,咱们也明确说了不还。
被拒绝之后,美方并不想就这么算了,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只能由美国自己出面来摆平这个烂摊子。
美国立场明确,认为这项指控站不住脚,咱们国家没必要承担这桩冤枉债。
美国这么做,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自己碰上了大麻烦。
70年代那会儿,美国正在跟其他国家争老大呢。为了跟咱们中国拉近距离,他们就决定跟咱们建交。因为想压制他们的对手,美国也就只能先对咱们客气点。说到那1亿的欠款,最后也就没了下文,不了了之了。
不论是建国初期欠下的账,还是1979年那会儿的债务,这些都是咱们国家曾经弱小、受人欺负留下的痕迹。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国家再也不像过去那样贫穷落后了。对于那些不公平的条约,咱们有底气拒绝,也有能力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