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病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药物副作用:
- 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 蛋白尿治疗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可能引起咳嗽、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 利尿剂:用于治疗水肿,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2. 感染风险增加:肾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容易感染。在服药期间,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尿频、尿急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3. 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因此,在服用肾病治疗药物期间,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草药。
4. 其他副作用:
- 骨髓抑制:某些药物可能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增加感染风险。
- 出血性膀胱炎:与某些药物的代谢产物刺激膀胱有关。
- 脱发: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脱发,但通常停药后会恢复。
-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可能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关。
- 肝功能损害:某些药物可能对肝功能产生影响,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
5. 透析治疗的副作用:对于需要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长期透析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骨代谢异常、感染风险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凝血功能异常、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血管病变以及贫血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