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完成是一个周期性过程,对此没有人不理解。传统教育宏观上分为两大周期,即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微观上更细致,基础教育可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业教育可分为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长期以来,按照这种分期形式,在不同周期施行不同的教育内容。这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施行哪些、怎样施行不同的教育内容。主要指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两大宏观教育周期的不同。

传统基础教育认为在这段周期内就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后来又增加了基本能力教育。所谓的基础知识教育,是指在这个阶段先学习简单的知识,待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再学习复杂的知识。这本身没有错,错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知识信息发生大爆炸,这种基础知识的教育已经很难施行,已经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需要,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如何改变?不再过多重复之前发表过的内容,概括说就是施行以广泛大量了解众多学科知识和原理为核心的“三解教育”。丝毫不必担心这样的教育是否少学了知识,学得的知识不扎实,恰恰相反,建立在广泛大量了解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基础教育,学生学得的知识更多、更扎实,且理解能力和见解能力更强,同时更有利于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个性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不断明确自身 的兴趣和特长所在,从而不断向不同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