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办本科院校明明都是正厅级,为何却有校长是副部级?

太空记吖 2025-04-16 17:54:02

在咱们国家公办大学都属于事业单位,所以它和拥有行政编制的公务员单位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和校领导都没有相应的行政等级,相反我国的公办院校普遍都套用行政级别进行管理。

特别是本科院校,作为学校一二把手的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为正厅级,相应的副校长、副书记等副职自然也就是副厅级。

例如各省普通的省属大学以及部分部属高校都是如此。而如果是专科院校,相应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就是更低的副厅级,副职就对应再降半级为正处级。

当然不管是普通的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其校领导的行政级别,都是与学校本身的行政管理级别相适应的。

特别是书记和校长两位正职领导,其级别也都是应该是和学校同步的正厅级。但是在我国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都是正厅级的情况下,却有一类特殊高校打破了这一规则,那就是日常俗称的“副部级大学”。

其实它们学校本身的行政级别并没有变,但校长和党委书记却被“高配”为副部级。我国目前总共拥有32所这样的“副部级大学”,并且全部都为985工程高校。这些学校主要就是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浙大等我国顶尖的综合性高校。

它们是在2003年之前确定的,首批总共有21所。2003年之后又增补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1所特色的985强校。不过这32所院校加在一起,并不是我国985院校的全部。

另外还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7所985高校仍为正厅级。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985高校正职领导,都能获得高配副部级的待遇。而这可能主要就是因为,这些院校的学科单一或综合排名靠后。

而之所以要给那些顶流的高校的书记校长“高配”副部级,就是因为他们是我国最顶尖的大学,承担了国家的重大科研任务,同时又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力量。

甚至有些院校还重点承担着军事和国防科研任务,因而政治意义更加重大。所以相应的校领导都是由中央任免并进行直接管理的中管干部,这些院校也就同时被称为中管高校。

也正是由于这些院校的重要性,才给其书记校长配备更高的副部级,从而使得其能够与地方省级副职领导进行平级对话。这样便更有利于高校在争取经费、土地和政策时的话语权。

例如清华大学在与北京市政府进行合作时,其副部级的校长便可以直接对接分管的副市长。另外在获取资源的优势上,副部级大学能直接参与国家部委的项目,经费支持也更多。

同时行政高配的措施也是一种人事流动的需要,许多高校与政府间实际是存在干部交流机制的。这些顶尖高校的副部级校长,也可能调任教育部等部委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等职务。

例如原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就曾调任科技部副部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校的高配级别实际上也是为这类流动提供了通道。

看了“副部级大学”的级别设定,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285
评论列表

太空记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