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笔记法,让你高效记忆学习,想忘也忘不了

调皮的小文案 2023-06-02 23:34:19

定势思维告诉我,样样都会的情况下,往往样样不精。

毕竟,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奢求让自己成为各个领域最顶尖的存在。

那退而求其次呢,成为多个领域前25%的存在,我感觉一下子就简单多了。

没错,这就是彼得·霍林斯在《全能学习法》一书的核心观点。

霍林斯何许人也?

心理学硕士,专注研究脑科学与学习法十余年。

在他看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未来十年内将会有四成工作岗位被AI替代,或者被淘汰出历史的舞台。所以,想要在跟得上这个时代的进步,“只做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还不够保险,你需要成为深度掌握三四门技能的梳子型人才!”

而我们所熟知的一万小时定律,即霍林斯口中“T型人才”所付出的努力,只有深度而没有广度。

普及一下,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我没有实践过,所以没办法确认他的理论是否可行。但我能确定的是,经历了一整天的忙碌工作,我还得把每天空闲时间都献给技能学习上,于我而言,完全不可能。

更何况作为普通人,找份工作都不容易,还想要成为梳子型人才,真心难以实现。

所以,我是这样理解所谓的梳子型人才:

眼界扩宽了,你能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身边的一切,从而将多种想法结合成具有创意性的可执行方案,比如找到一个赚钱风口,立马身价翻倍。

《全能学习法》此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反而是书中内容的一小章节《笔记的力量》。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记忆力很差,所以每次会把闪过脑海的灵光,用笔记本或者手机便签记下,然后在日常写作时,进行调用。这样的良好习惯,让我免去了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痛苦。

而作者是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法——四步笔记法。

步骤为:一按照常规方法记笔记,记录下尽可能多的细节;二用自己的话总结信息,理清重点,提出问题;三把记下来的信息与整个大主题联系起来;四回答余下的问题,然后再次总结每一页或每一章节中的笔记。

实施这一方法的时候,可以在每一步骤之后空出一定的空间,来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这种方法比起我之前被动记录信息的方式,更加有效,而且记忆深刻。

当然,我们一开始就不能毫无章法随手乱写。

看完这本《全能学习法》,我或许不能跟作者霍林斯所设想那样,成为一个梳子型人才。但我从中学习到一种有效的笔记法,也是赚了。

实践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种笔记法会让我们形成更深入、更综合的知识集合,并牢记它们。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试一试。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