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首里之马》这本小说,情节是虚构的,但还是深埋其中,看完回味无穷。
小说内容是,主人公未名子久居于冲绳岛首里,她从事着一份特殊的工作,通过在线问答与世界尽头孤独的从业者们进行沟通联系,以此帮助“这些孤独的从业者们能够定期得到精神关怀和情感共鸣”。
而未名子自己也在资料馆工作,没有收入,单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直到有一天,自己独居的庭院里进了一匹宫古马,打破了孤独。
“首里之马”就是文化遗产的一种象征,在未名子的精心照料和训练下,从一个孱弱得不想动弹的宫古马,到可以载着未名子到处溜达的漂亮“赛马”,这是有过程的。
顺奶奶是给当地文物资料保护打了基础的,而未名子是接班人,在整理和保护的过程中,未名子更是更新了一些新的修补手段和措施。
她成功保留了难得的罕见资料,也避免了因顺奶奶逝世后,资料馆被拆迁后的资料遗失问题——用拍摄保留文物资料的影像。
事实上,看完这本小说,我也想起了自己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通过纪实摄影,拍下本地特有的传统建筑和民俗活动,然后发到某视频平台。
当然,每一组图片都有属于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内容,我会写下专属它们的文字,有对建筑或文物的描述,更有我到现场之后的感受和体验。
而我做的这些,就跟顺奶奶一样,没有政府的补贴,更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单纯就是为了保留这些文物的资料。
我还跟朋友说过一句话,如果这些活灵活现的文物随着时间老化,消磨殆尽,那么我们的后代只能从文字来理解曾经的历史和文化,是苍白无力的。
我做这些事情,一开始也得不到理解和认可,甚至还有人认为我是靠这些图文就能获利。在这一阶段,我感觉自己是一个人在奋斗,在做一件不被人理解的事情。
就跟《首里之马》中的顺奶奶一样,连她的孩子都不理解。
庆幸的是,我跟顺奶奶一样,也遇见一个喜欢本地民俗文化的人,一个体态胖嘟嘟的、超可爱的小男生。乍一眼看过去,你大概能猜得出是做餐饮行业的,毕竟胖胖的身体说明了伙食还是不错的。
我们是在一条图文视频的评论区认识的,比起未名子的视频猜谜工作,和顺奶奶持之以恒守护着的资料馆,新媒体渠道更能把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
我们认识的缘由是,我在寻找一块传统宗教古迹的时候,找不到具体的位置,然后他在评论区说可以带我过去。
我的性格很直接,说走就走。刚见面时,他显得有些羞赧,我还很担心这一次旅程是以尴尬收尾的。然而,他一聊起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说时,滔滔不绝,跟一开始判若两人。
他还会带我去看一些很有趣的东西,比如一块嵌入墙壁的小石碑,写着“柯宅已墙”。他说一开始就很疑惑,后来去当地的博物馆查了好多资料,才知道大概意思,是“这堵墙是我家建的,你们不能动!”当然,这种东西,在当地也是极为罕见的。
甚至,他还带我看了当地名人的故居和坟墓,说是某某名人的爷孙三代人都葬在一块,风水如何如何。
说实话,一旦人对某种事情感兴趣后,你会排除万难并持之以恒地完成,只要这些事情能给你带来成就感,或是乐趣,即便是孤独的,不被他人理解的。
他也是,一整个下午都保持着激扬的声调,彷佛在此之前也是孤独的,突然找到一个相同爱好的人,就忍不住把存储在胖胖身体内的资料,一股脑全部倾泻出来。
“未名子相信:无论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她都可以提供关于此时此地的信息。她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也一样,对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也倍感自豪和开心。
因为我们相信,很多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是没有渠道去了解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我们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保护当地民俗文化的行动中来,培育出专属于当地的“首里之马”。
我们也不用担心随着时间的变化,这里的街道会如何变化,那些文物会老化或者消失不见。当然,我们也期待着,当地政府能够行动起来,保护这些象征着文化之根的文物遗迹,这样,我们才不会在沧海桑田中,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