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将领洼田武二郎少将,曾以第十二师团骑兵第12联队长、第一师团骑兵第1联队长、第六十五师团步兵第72旅团长、第四十三军第11独立警备队司令官参加了侵华战争,日本战败投降后,被叶飞率领的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围堵在山东滋阳一带,并数次被迫缴出相当大一部分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才得以向日军第四十三军司令部驻地济南集结,并向第十一战区受降代表李延年投降,最终经海路被遣返回日本。

济南受降现场
洼田武二郎出生于1891年7月5日,1913年5月26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5期骑兵科,与武藤章、横山武彦、田坂八十八、河野悦次郎、高品彪、佐藤幸德、葛目直幸、立花芳夫、田中新一、富永恭次、长野荣二、北川一夫、那须弓雄、本村千代太、樱田武、田上八郎、中村正雄、冈本德三、横田丰一郎、片桐茂、三国直福、船引正之、杵村久藏、玉田美郎、山田三郎等人同学,此后未能考入陆军大学校。
洼田武二郎早期经历不详,1936年8月1日被调到陆军省兵务局,以骑兵中佐军衔出任马政课高级课员,原担任高级课员的栗林忠道,于同日调任骑兵第7联队长,洼田武二郎没有陆军大学校文凭,能够调入陆军省任职,也是比较罕见的。

日军骑兵
陆军省兵务局马政课,是日本陆军主管军马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是日本军方借鉴西方近代马政制度而建立的,为了满足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中对军马的大量需求,专门在日本陆军中枢设立的马政管理机构。
1937年11月1日,洼田武二郎被调到日本关东军,出任第十二师团骑兵第12联队长,时任师团长为山田乙三中将,参谋长为中村正雄大佐,该师团当时驻屯在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其主要任务是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与作战任务,并讨伐当地的抗日武装。

日军骑兵进入深山讨伐抗联
1938年1月8日,上村清太郎中将继任第十二师团长,同年6月11日,又由中永太郎继任参谋长,而洼田武二郎则于7月15日晋升骑兵大佐,继续担任骑兵第12联队长,此时的第十二师团隶属于日本关东军第三军作战序列。
1939年5月上旬,“诺门坎战役”在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爆发,由于牡丹江距离海拉尔十分遥远,更是由于牡丹江距离苏联边境很近,因此第十二师团并没有被调往海拉尔进行增援,而是留守在牡丹江地区,以防御苏军在此方向的突然袭击。

驻屯牡丹江的日军
1939年8月1日,洼田武二郎被调回日本,出任陆军省兵务局附,期间曾与兵务局长田中隆吉少将产生交集,时间是1940年12月2日至1941年3月1日,田中隆吉曾长期在兵务局任职,担任过兵务局附、兵务局兵务课长和兵务局长等职。
1941年3月1日,洼田武二郎又被调到日本关东军,出任第一师团骑兵第1联队长,时任师团长为横山勇中将,参谋长为三宫满治大佐,该师团又被称为“东京师团”,原本驻守在东京地区担任警备任务,因该师团许多青年军官,参与了1936年爆发的“二.二六事件”,因此被派驻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孙吴驻屯,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与作战任务。

中苏边境线上的日军
1942年8月1日,洼田武二郎晋升陆军少将,被调回日本出任神户联队区司令官,负责该地区的征兵和新兵训练,联队区司令官通常由大佐或少将军衔者担任,联队区司令部设两个课,第1课风光内部人事、征兵动员、在籍军官管理等事务,第2课分管在乡军人会、青年训练所等民间军事组织的管理等,主要是征召和训练预备役青年,为在海外作战的步兵联队补充兵员。
1944年8月22日,洼田武二郎被调到了中国派遣军,出任第六十五师团步兵第72旅团长,该旅团下辖独立步兵第60大队、独立步兵第134大队、独立步兵第135大队和独立步兵第136大队等4个独立步兵大队,驻屯在淮阴地区担任警备与作战任务。

在徐州火车站留影的日军士兵
时任第六十五师团长为坂口静夫中将,参谋长为大槻章中佐,师团司令部和步兵第71旅团驻屯在徐州,该师团在徐州地区驻屯期间,曾在徐州地区进行了疯狂扫荡作战,并且肆意残害当地的平民百姓,犯下了诸多战争罪行。
第六十五师团是以独立混成第13旅团为基干,于1943年5月1日在安徽庐州(今合肥)编成的, 下辖步兵第71旅团和步兵第72旅团,师团司令部直属炮兵队、通信队、工兵队、辎重队、第1野战医院、第2野战医院、病马厂等部队,隶属于日军第十三军作战序列。

第11独立警备队驻屯地
1945年4月15日,洼田武二郎被任命为第11独立警备队司令官,前往山东滋阳(今兖州)筹建第11独立警备队,并于5月30日编成,司令部设在滋阳,下辖独立警备步兵第55大队、独立警备步兵第56大队、独立警备步兵第57大队、独立警备步兵第58大队、独立警备步兵第59大队、独立警备步兵第60大队及作业队等,独立警备大队下辖3个步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承担山东滋阳(今兖州)地区的警备任务,隶属于日军第四十三军作战序列。
日本战败投降后,时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中将,被蒋介石任命为山东地区对日受降主官,负责济南、青岛、德州等地日军的投降,日军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中将被冈村宁次指定为山东地区日军部队投降代表。

李延年(居中者)在山东
日军第11独立警备队战力孱弱,仅能承担警备任务,惊闻日本投降后又收缩兵力固守,等待中国军队的受降,叶飞率领的山东军区第一纵队,数次与洼田武二郎接洽受降事宜,逼迫第11独立警备队缴械投降,而洼田武二郎早就接到细川忠康的命令,是让其率领第11独立警备队向济南集结,并集中向第十一战区副司令官长官李延年缴械投降,这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洼田武二郎不能违抗细川忠康的命令,又很难摆脱叶飞第一纵队的围堵,况且如果向共产党部队投降,并不能保证第11独立警备队官兵回到日本,因此只能将大部分武器弹药移交给叶飞所部,以换取麾下部队安全撤退到济南,当第11独立警备队官兵抵达济南城时,几乎都是两手空空的。

正在饮水的日军士兵
济南受降仪式定于1945年12月27日举行,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因为这是八年前济南沦陷日,12月27日上午10点整,济南受降仪式在第十一战区司令部大礼堂举行,中方受降主官李延年率领杨业礼、梁栋新、霍守义、廖云泽等将领步入礼堂,日军投降代表细川忠康携渡边渡、寒川吉溢等败将来到会场,在中方引导官的引导下,走入投降席站立,并向受降席上的中方将领鞠躬致礼,然后沮丧地落座。

细川忠康等日酋走出受降现场
李延年首先在受降命令书上签字,命令书上的内容为:“自本日上午10时起,贵官应率所属青岛、济南、德州地区之日本陆军,向本副长官投降,并完全接受本副长官之节制指挥,不再受日本政府之任何牵制。”
细川忠康等日军投降代表起立并接受命令书,细川忠康仔细阅后,在命令书及受领证上签字并加盖官章,由其参谋长寒川吉溢呈交给李延年,李延年检视后问道:“对命令是否完全了解?”细川忠康回答道:“完全了解并绝对服从!”随即带头解下佩刀,率领其他日军将领依次呈上,然后行鞠躬礼,象征日军彻底地缴械投降。

等待被遣返的日军战俘
洼田武二郎是否参加了济南受降仪式,我尚未见到史料记载,日军第11独立警备队官兵,最终经胶济铁路至青岛,乘船从海路返回日本,洼田武二郎此后经历不详,死于1970年3月17日,不曾获得任何等级的金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