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1月,华北平原上硝烟弥漫。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双方主力在鲁西南、豫北一带展开激烈争夺。这时候,刘伯承元帅道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蒋介石迟早会输!"这番话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洞见?

抗日战争刚结束,蒋介石就急不可耐地发动内战。他自认为兵强马壮,志在必得。可谁知道,共产党这边却胸有成竹,早就看穿了国民党的软肋。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老百姓盼望的是和平安定,可蒋介石偏偏要搞内战。他纠集重兵,妄图一举消灭共产党。可他不知道,共产党早就看穿了他的把戏。
刘伯承、邓小平等共产党将领,凭着多年游击战的经验,摸透了国民党军队的弱点。他们知道,国民党军队看似强大,其实内部问题重重。这场仗,共产党有信心打赢。
【事情起因】

1946年11月,记者李普来到晋冀鲁豫野战军采访。刘伯承接见了他,道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蒋介石迟早会输!
刘伯承说,国民党军队有"三怕":怕夜战、怕白刃战、怕野战。这三怕,暴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致命弱点。
怕夜战,是因为国民党军队纪律涣散,指挥混乱。一到晚上,士兵就想溜。有的部队晚上根本不敢出营,生怕士兵跑光了。
怕白刃战,是因为国民党军队缺乏信念。抗日时他们敢和日本人拼刺刀,现在却不敢和共产党近身肉搏。为啥?因为心虚啊!
怕野战,是因为国民党军队后勤补给跟不上。他们只能龟缩在城里,一出城就容易被包围。

刘伯承一语道破天机,揭示了国民党军队的软肋。这番话,为共产党最后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蒋介石不信邪,硬要打"乌龟战"和"并进长追",结果被共产党玩弄于股掌之间刘伯承说国民党军队有"三怕",蒋介石听了肯定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是黄埔军校出身,懂得兵法韬略,怎么可能会输?
蒋介石喜欢玩两招:一招叫"乌龟战",一招叫"并进长追"。
"乌龟战"是啥意思?就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蒋介石觉得,只要像乌龟一样把头缩进壳里,共产党就拿他没办法。
"并进长追"又是啥?就是分兵多路推进,看到共产党就追。蒋介石以为,这样可以把共产党赶尽杀绝。

可惜啊,蒋介石这两招在共产党面前不好使。共产党将领早就看透了他的套路。
你玩"乌龟战"?那我就包围你,把你困死在壳里。你搞"并进长追"?那我就诱敌深入,把你各路人马分割包围。
就这样,蒋介石自以为高明的战术,反倒成了共产党的机会。他越打越被动,最后被共产党玩弄于股掌之间。
内战爆发,蒋介石露出马脚,共产党抓住战机,一举扭转乾坤1946年11月,蒋介石按捺不住了。他命令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和第二十七军,从鲁西南和豫北出发,准备打通平汉铁路,进攻共产党的根据地邯郸。
蒋介石打的如意算盘是:先控制交通要道,再分割包围共产党根据地。他以为这次稳赢,哪知道这一出手就露出了马脚。

刘伯承、邓小平一看蒋介石的部署,立马就明白了他的意图。他们决定来个"声东击西",先发制人。
共产党军队假装要防守邯郸,实则暗中调动主力,准备给国民党军队来个"迎头痛击"。
11月15日晚上,共产党的四个纵队悄悄向西推进。18日,他们突然出现在河南滑县以东。国民党军队还没反应过来,共产党就发起了突袭。
这一仗打了整整四天四夜。最后,共产党一口气干掉了国民党一万多人,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
蒋介石这下可傻眼了。他原本以为稳操胜券,没想到反被共产党将了一军。这一仗,不仅打乱了他的战略部署,更暴露出国民党军队的种种弱点。
共产党抓住战机,一举扭转了战局。从此,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战场上节节败退,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蒋介石为啥会输?说白了就是四个字:不得民心。
你想啊,老百姓刚从抗日战争里熬出来,好不容易盼到和平,结果你又要打内战。这不是折腾人吗?
再说了,国民党那套东西早就不灵了。你整天搞什么"礼义廉耻",动不动就讲大道理。可老百姓要的是实在的东西啊!要吃饱穿暖,要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