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份,苏联和日本搞了个《苏日中立条约》,说白了就是俩国不动手打对方的协议。在这个协议里头,苏联和日本都说好了,不光不去招惹对方,而且还都认了对方扶植的那些小跟班。
苏联认同了日本支持的那个假满洲国,而日本呢,也认可了苏联背后的那个假蒙古国。这样的协议,明摆着是侵犯了咱们的领土完整,咱们中国肯定不能答应,各种反对的声音就起来了。
那问题就来了,苏日两边为啥会签这个条约呢?而且他们还真的就一直守着这个条约,直到最后。虽说苏联在1945年8月8日反悔了,但那时候美国已经往日本扔了核弹,大局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战争也快要结束了。
因此,苏联能撑这么久,着实挺不容易的。而日本呢,一直没有违背过那个条约,这究竟是为啥?难道说,他们俩真的是那种讲信用的国家,会老实遵守条约?
【日俄战争,让俄国人惊惧了40年】
从1894年起,日本和俄国都盯上了东北那块地方,想争抢好处。但他们当时没直接干架,而是找了个共同的对手来摸摸对方的底细。这个对手,就是清朝。
1894到1895年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把清朝的北洋水师给打没了,陆军也是输得那叫一个惨,从朝鲜半岛一路逃到山海关里面,狼狈不堪。
日本在战争中斩获颇丰,不仅夺得了宝岛及澎湖列岛的控制权,还从清廷手中获取了巨额赔款——2.3亿两白银。原本,日本野心勃勃,企图进一步逼迫清廷割让辽东半岛,但这一企图在国际形势的复杂交织下未能得逞。沙俄、德国与法国的联合干涉,使日本的扩张计划受阻,最终不得不妥协,放弃了对辽东半岛的觊觎。而作为代价,清廷支付了相当于今日巨额财富的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这笔款项无疑是对当时清政府的沉重打击。
1900年那会儿,沙俄又使出了老一套,派了17万大军闯进东北,把当地的守军打得落花流水。他们只用了短短3个月,就霸占了东北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
清朝就像个靶子,被他俩打得快散架了。要是他俩还想争东北亚老大的位置,那就只能对着干了。不动手打一仗,这事儿根本解决不了。
1904年那会儿,日俄两边为了抢辽东半岛,还有整个东北的地盘,就干了一仗,这就是日俄战争。
说实话,开打前日本心里真没底。你想啊,沙俄那边离欧洲近,改革早,工业化也走得快,按常理说,战斗力上沙俄应该更胜一筹才是。
所以,日本在1902年特意去找了英国,跟它结盟,还去找了有钱的美国,借了一大笔钱,这样才有了跟沙俄较量的勇气。
那时候,沙皇俄国根本没看上日本,心想日本不过是个东方的小国,老是被人欺负,又小又没啥威胁,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把沙俄打得落花流水。简直就是一顿暴揍,这场冲突让沙俄丢掉了对东北的掌控,连在东北建的铁路,都被迫分给日本一半。
打那以后,俄罗斯人对日本人可不敢再小看了。就连苏联那会儿,都对日本敬而远之,心里没底能赢他们。诺门罕那疙瘩的冲突,还有张鼓峰的事儿,不过就是小打小闹,根本没法跟日俄大战那会儿比。
1935年的时候,苏联居然把中东铁路的主线,用1.4亿日元的价格转手给了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国,就是不愿跟日本结仇。这事儿足以说明,那时候苏联对日本那是真的忌惮。
1945年,苏联把日本关东军打败后,斯大林挺激动地说,俄国人这口气憋了40年,现在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你要是回头瞅瞅历史,就能明白斯大林为啥这么说,他说的就是这个日俄战争,俄国输了那场战争,一直觉得很丢脸。这事儿对他们的打击真的很大。
【日本是真打到过贝加尔湖畔】
其实,日俄战争给俄国人带来巨大冲击之外,日本还做过另一件事,让俄国人感到非常棘手。
1917年,沙俄垮台之后,列宁主动去找了德国,跟他们签了个《布列斯特和约》。他宁可舍弃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坚决要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事儿让协约国在东边拖住德军的人马几乎没了,所以协约国对俄国那是恨得咬牙切齿。到了1918年3月,协约国开始动手,他们从摩尔曼斯克、克里米亚、海参崴这些地儿,四面八方往俄国打过去。
那时候,苏联还没把全国都管起来,协约国的炮弹呼呼地往过打,他们根本来不及应对,整个局势紧张得要命。
在进攻海参崴的协约国里,日本算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
别的盟国也就派了几千人,但日本一下子派了7万大军。到了1918年11月份,日本军队直接冲到了贝加尔湖西边的地方。
那会儿,日本已经通过西伯利亚铁路,把贝加尔湖东边那片地方紧紧攥在手里了。这种情况啊,一直拖到了1922年才算是彻底翻篇。
1921年快结束时,美国挑头,拉上英国、法国和日本,一块儿签了《四国条约》。条约上说,谁也不能单独去占西伯利亚。这对日本来说,束缚可大了去了,因为美、英、法三国压根儿就没在西伯利亚动真格,倒是日本,在那儿下了血本,人力物力没少投。
这时候,苏联悄悄跟远东的俄罗斯人联手,搞了个远东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不跟俄罗斯混,自己单干。他们还放出话来,说不管哪个国家来这儿,待遇都一样,利益大家平分,谁也不占谁便宜。
压力重重之下,日本没办法只能撤退,1922年时把之前占领的远东大块地方给丢了。要是那时候他们没放手这些地方,后面的历史可就得完全换个样了。
【日德东西夹击苏联,世界历史就改写了】
1922年的时候,要是日本没从远东撤走,反而一直占着贝加尔湖东边那一大片地方,那对苏联来说,可就是个天大的坏事了,简直就是要命的一击。
苏联在东方最看重的地方,全都被日本给占了。那边有布里亚特人的聚集地,从那儿能往南走到外蒙。还有外东北地区,也是往南就能到东北的地盘。
外东北那块地方,有个挺有名的港口城市,叫海参崴。这城市不光是国际贸易的大码头,还是苏联在东方的一个重要军港,简直就是稳住海面的大佬级角色。
要是把这些地方都拱手让人,苏联拿啥来保卫贝加尔湖西边那片老大的西伯利亚呢?根本守不住啊。西伯利亚那地方冷得要命,冬天一来,人都待不住,更别说大批军队驻扎了。要是日本从这里打过去,西伯利亚可就完蛋了。
要是没了西伯利亚,苏联还咋谈得上啥战略空间呢?想当年德军最嚣张那会儿,直接打到莫斯科去了。斯大林虽然没跑,但苏联那些重要的部门可都溜到西伯利亚去了。这么做就是为了靠战略空间,让德国也尝尝拿破仑那种失败的滋味。
这个计划之前行得通,所以苏联才敢去尝试。要是那时候日本和德国真的联手,从贝加尔湖东边那边开始,大举攻打西伯利亚,让苏联腹背受敌,你想想,苏联还能靠它那所谓的战略空间,逃过一难吗?
如果真的变成那样,世界历史的走向可就全变了。日本要是占领了东北,说不定会趁势一路往西打,跟德国联手对付苏联。那战争可就拖长了,他们大概也就顾不上往南进攻了。
【日本为何如此恪守苏日中立条约】
说白了,这就是做选择得付出的代价。1922年,日本从远东撤走了,所以到了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开战时,日本就不可能再选择北上攻打苏联了。毕竟那些好地方都被苏联军队给占了,苏联在远东地区可是部署了100多万大军呢。
日本这时候要是选择往北边打,那绝对是吃亏不讨好,还会赔上很多。所以他们那时候没办法,只能往南边去,想捞点更多好处。
其实吧,日本不是因为守规矩才遵守条约,而是他们没得其他路可走。你想啊,要是他们一边往南打,一边又往北冲,那不得前后都被敌人堵上吗?这种两边受敌的事儿,他们肯定是不乐意的。
俄罗斯是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坏事的国家
那时小日本没这本事,沿海的印度都没拿下。强是强,但是要夹击大俄不可能,西伯利亚中亚距离能跑死小日本。
小日本是没有能力也要干坏事,就是赌徒心理,九一八事变就是当地军人自作主张
关键当时远东人太少,日本当时在外东北每年的收入比驻军费差远了,财政上亏损严重。另外日军军纪败坏,性病流行严重,迅速丧失战斗力。再加上美国的压力,就撤了。实际上,日本要是和民国合伙,比如支持张作霖殖民外东北的话,还是可能站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