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老女:嫁七次,亡四国,努尔哈赤“爱而不得”的女真美人

明星大都会会 2025-04-24 13:56:18

1616年,东哥与蒙古喀尔喀部的头领莽古尔岱成婚,但婚后仅过了一年多,她就因病去世了。

这位被誉为女真族最美貌的女子,经历了七次婚约,却直到三十三岁依然保持着贞洁之身。

叶赫部的女子堪称历史上的“致命美人”,她的美貌成为部族克敌制胜的利器,效果屡试不爽。她凭借出众的容貌,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四个国家的覆灭,而这些事件都与清太祖努尔哈赤有着密切关联。值得一提的是,她曾与努尔哈赤有过婚约,这也成为她传奇经历中的一段重要插曲。

这位叶赫族的女子,在塞外享有盛名,但她的生命却短暂而坎坷,成为各部族纷争中的棋子。原本平凡无奇的她,因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历史进程,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她的生活轨迹因这场统一战争而变得波澜壮阔,充满了起伏和变数。

从她降生的那一刻起,命运的轨迹已被预言所注定。

1582年,叶赫那拉家族的布喜娅玛拉诞生,她后来以“东哥”之名广为人知。

叶赫那拉氏之所以被称为“叶赫老女”,是因为她经历了多次婚约却始终未能成婚。直到33岁那年,她第七次订婚才终于顺利出嫁。

在那个年代,女性在十几岁就结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举个例子来说,

布木布泰在13岁那年与皇太极成婚。

阿巴亥与努尔哈赤成婚时年仅十一岁。

哲哲在15岁那年成为了皇太极的妻子。

东哥从九岁起就订了婚,但始终未能顺利成婚。

东哥的美貌在塞外无人不晓,她的容貌美得无法用言语描述。正因如此,叶赫部常常利用她的美貌作为制胜法宝,效果显著,威力十足。

东哥的命运从她出生那一刻就被注定了。当时,萨满祭司曾预言:“这个女孩将来既能振兴天下,也能毁灭天下。”这句话决定了东哥一生的走向。

在女真族的文化中,萨满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当萨满对东哥做出预言时,这一预言被族人视为神明的直接指示,因此无人质疑其真实性。这种信仰使得萨满的预言在部落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们对其深信不疑,认为这是神灵的明确指引。

1583年,努尔哈赤以祖先传下的十三副铠甲为基础,开始了他的征途。经过九年的努力,到1561年,他成功整合了女真各部落,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野人女真,实现了女真族的统一。

海西女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扈伦四部,主要包含哈达、乌拉、叶赫和辉发这四大部落。

在海西女真各部落中,叶赫部实力最强,也最难对付。这个部落的首领布斋有个女儿叫东哥,她是现任首领费扬古的妹妹。叶赫部在海西女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部落之一。

早在元朝末年到明朝初期,爱新觉罗家族和叶赫部落之间就已经产生了冲突。

当时,爱新觉罗部的头领想让叶赫部的首领听命于他,他指着地面,自信满满地说:

我们就像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黄金一样尊贵。(爱新觉罗意为金子)

叶赫部的首领听完后,觉得这事儿挺可笑,直接笑出声来,还指着天说:

叶赫那拉家族自豪地宣称,他们的姓氏象征着太阳,远胜过黄金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他们对自己家族身份的崇高敬意,认为姓氏所承载的意义远超物质财富。叶赫那拉这一名称在满语中代表太阳,象征着光明与力量,彰显了家族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表达,他们强调了精神传承的重要性,认为姓氏所代表的文化与荣耀比任何财富都更为珍贵。这种对家族身份的认同与自豪,深刻反映了满族文化中对姓氏与血统的重视。

爱新觉罗家族与叶赫部族爆发冲突,经过这场激战,叶赫部族确立了自己在女真各部落中的霸主地位。

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叶赫部族和爱新觉罗部族的关系始终处于波动之中。双方时而结盟,时而刀兵相向,这种复杂的互动贯穿了他们的历史进程。两个部族之间的相处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既有和平共处的阶段,也有激烈冲突的时刻。这种时好时坏的关系,构成了他们长期交往的主要特点。两个群体在政治和军事层面的互动,始终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摇摆不定,展现了边疆部族关系的典型特征。

在成功整合建州女真各部后,努尔哈赤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目标——统一整个女真族。他不再满足于局部成就,而是致力于将分散的女真部落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整体。这一战略转变标志着努尔哈赤的政治抱负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后续的军事扩张和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

叶赫老女被誉为能够影响天下兴亡的关键人物,但实际上,她不过是努尔哈赤用来吞并海西女真的一枚棋子。努尔哈赤通过她,顺利将海西女真的势力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这一策略不仅展示了努尔哈赤的政治智慧,也揭示了叶赫老女在这场权力游戏中的真实角色。

东哥初次结婚是为了帮助父亲稳固在海西女真部落中的领导地位。

1591年,布斋把女儿东哥许配给了哈达部的首领歹商。那时候,哈达部已经掌控海西女真好几十年了,跟叶赫部一直是对头,两家结怨很深。

这一切的源头得追溯到歹商的爷爷万汉王台那会儿。万汉王台在位期间,歹商的曾叔祖干掉了东哥的高祖父。万汉王台是个狠角色,叶赫部憋了几十年,愣是没逮着机会报这个仇。

1582年,万汉王台去世后,他的大儿子虎儿罕接任了哈达部的领导权。然而,万汉王台的另一个儿子康古鲁也回到哈达部,试图争夺汗位。这场权力斗争以康古鲁的失败告终,他最终逃到了叶赫部寻求庇护。

当时,叶赫部的首领是清佳砮和杨佳砮,他们正是东哥的祖父。得知宿敌哈达部内部动荡,清佳砮心中暗喜,趁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康古鲁。

虎儿罕上位后的第二年,他带人去努尔哈赤的老巢瑚济寨想捞一笔,结果没得手。没过多久,他就病死了。他儿子歹商接了他的班,成了新一任汗王。

万汉王台的妻子温姐支持她19岁的儿子纳林布禄接任汗位。与此同时,康古鲁得知兄长虎儿罕去世,便返回哈达部试图争夺权力。结果,哈达部被孟格布禄、歹商和康古鲁三人瓜分,势力大幅削弱,远不及从前。

康古鲁娶了继母温姐,与孟格布禄联手对抗歹商;与此同时,叶赫部也借机对哈达部的歹商发动攻击。

明朝政府长期以来对女真各部实行“抑制强势,防止统一”的政策,因此当叶赫部势力增强时,明廷立即派兵征讨,结果叶赫部的首领被击杀。

1588年,歹商引领李成梁的军队炮击叶赫部的东城和西城。这一行动激起了叶赫部新任首领布斋和纳林布禄对歹商的极度仇恨。

叶赫部与哈达部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1591年,哈达部的歹商竟然向叶赫部首领布斋提亲,想要迎娶被誉为女真第一美人的东哥。布斋心里当然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仇家,但表面上还是答应了。他和弟弟纳林布禄暗中策划,决定在歹商前来迎亲的路上设下埋伏,最终将歹商除掉。

歹商成了第一个因东哥丧命的人。他死后,叶赫部的布斋贝勒接过了海西女真首领的位置。

东哥的初次婚姻与努尔哈赤并无关联,但随后的六段婚姻却与努尔哈赤有着密切的联系。

接下来的六次婚姻,都与努尔哈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1591年,努尔哈赤刚刚整合了建州女真,就有两位叶赫部的使者来访,并带来了一封书信。

乌拉、哈达、叶赫、辉发和满洲原本是一个整体,怎么能有五个王?你们人多,我们人少,不如从额勒敏和札库木这两个地方选一个让给我们。

叶赫部的头领布斋显然没把努尔哈赤当回事,他写的这封信摆明了就是来挑事儿的。

努尔哈赤的将领们目睹叶赫部派来的两位使者,心中充满愤慨。

努尔哈赤对此并未动怒,只是平静地回应道:“我是满洲人,你们是扈伦人,你们部落规模再大,我也不会去争夺;再说,部落又不是牲口,怎么可能随意分割?”

我是满洲,你是扈伦,你的国家再大,我也拿不走;我的国家再大,你也拿不走。国家又不是牲口,怎么能随便分给别人?你们都是掌权的大臣,不好好劝诫自己的君主,反而厚着脸皮来跟我说这些,这是什么道理?

不久之后,叶赫部再次派来使者,这次他们还拉上了辉发部、哈达部和乌拉部,联合起来试探努尔哈赤的底线。几部联手,显然是想给努尔哈赤施加更大的压力,看看他是否能顶住这种多方挑衅的局面。

叶赫部使者仗着有另外三个部落撑腰,态度嚣张,直接对努尔哈赤放话,如果他不顺从,海西女真就会出兵灭了他。

努尔哈赤不再忍耐,立即抽出佩剑劈向桌案,厉声斥责来者:

兄弟,你可曾亲身经历刀剑交锋,铠甲破碎的激战?当年孟革卜卤与戴鄯叔侄反目内斗,我父亲被大明误杀,朝廷赐我三十道敕书、三十匹马,送还遗体,并封我为左都督,赏赐蟒缎十五匹。而你的父亲同样死于大明之手,你可曾寻回他的遗骨?

努尔哈赤讲完话后,立即写了一封信,亲手递给了叶赫部派来的使者。

努尔哈赤的强硬立场让东哥的父亲布斋和其他部落首领深感不安,他们担心如果不采取行动,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们决定抢先一步,主动出击,以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布斋心里明白,单靠叶赫部的力量根本打不过努尔哈赤。为了加强联盟,他决定组建九部联军。为此,他打算再次把女儿东哥嫁出去,这次选中的是乌拉部的布占泰。通过这次联姻,乌拉部加入了叶赫的阵营,承诺共同对抗建州女真。

1593年9月,扈伦四部联合蒙古科尔沁、瓜尔佳等五个部落,组成九部联军,集结了3万兵马,分成三路向努尔哈赤发起进攻。

面对九部联军的强大攻势,努尔哈赤表现得异常镇定。

努尔哈赤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他敏锐地察觉到九部联军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缺乏整体战略协调,各部队各自为战,形同乌合之众。这种松散的组织结构使得联军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给了努尔哈赤可乘之机。他深知,只要抓住这个关键弱点,就能在对抗中占据主动。

他坚定地表示:“只要击伤九部联军的几个主要头目,他们肯定会退兵。”

只要干掉他们的几个主要指挥官,敌军自然就会溃散。

努尔哈赤深知,尽管建州女真的军队规模不大,但他们的团结一致。

古勒山战役是努尔哈赤以弱胜强的一场关键战斗。在这场战役中,布斋不幸阵亡,而布占泰则被努尔哈赤成功俘虏。这场战斗不仅展示了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也为他日后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布斋阵亡后,其子布扬古,也就是东哥的兄长,忧虑努尔哈赤可能因九部联军事件对叶赫部发动攻击。为化解这一潜在危机,布扬古迅速提议将妹妹东哥许配给努尔哈赤,以此寻求和解与联盟。

努尔哈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门亲事,这已经是东哥第三次订婚,而努尔哈赤则成为了她的第三位未婚夫。

努尔哈赤深知东哥不仅容貌出众,还背负着预言,这让她成为一件极具价值的政治筹码。他意识到,叶赫部掌控东哥能从中获益,但如果自己能得到她,同样能带来巨大利益。通过暂时与叶赫部改善关系,努尔哈赤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扩张时机,让他的势力得以进一步壮大。

东哥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她拒绝与杀害父亲的努尔哈赤成亲。为了复仇,她公开宣布:谁能替她报杀父之仇,她就嫁给谁。

努尔哈赤并未因东哥的拒绝而表现出愤怒,相反,他选择冷静等待,寻找合适的时机。

不久后,努尔哈赤迎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叶赫部的首领金台吉趁着哈达部内部动荡,对其进行了全面掠夺。哈达部无奈之下,只得向努尔哈赤寻求帮助。金台吉得知哈达部向努尔哈赤求援后,感到十分恐慌,于是提出将东哥嫁给金台吉,以此联合叶赫部共同对抗努尔哈赤。

这一年,东哥正值十七岁,又一次展现了她非凡的魅力,成功吸引了哈达部的首领,成为她的第四位未婚夫。

努尔哈赤以哈达部违背盟约为借口,出兵讨伐。这一战,哈达部不仅损兵折将,还彻底被努尔哈赤吞并。更讽刺的是,哈达部首领还没来得及迎娶东哥,就在战乱中丧命,可谓人财两空。

不久之后,辉发部内部爆发了冲突,拜音达杀害了自己的叔叔,成功夺取了部落首领的位置。然而,许多辉发部成员选择投靠叶赫部,导致拜音达的权力受到威胁。为了挽回局面,拜音达向努尔哈赤寻求帮助,希望努尔哈赤能够协助他从叶赫部要回那些叛逃的部众。

叶赫部故技重施,试图利用东哥作为筹码,提议将已25岁的她许配给拜音达。然而,拜音达不仅没有接受这一提议,反而立即背弃了与努尔哈赤的同盟关系,并对其统治的建州女真发起了军事挑战。

努尔哈赤抓住时机,迅速出兵彻底消灭了辉发部。与此同时,东哥的第五任未婚夫拜音达刚刚定下婚约,还没来得及完婚,就惨遭努尔哈赤杀害。

努尔哈赤接连征服了哈达部和辉发部,原本的扈伦四部仅剩乌拉部和叶赫部还在抵抗。

乌拉部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通过联姻加强了关系。努尔哈赤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布占泰,而布占泰的侄女阿巴亥则成为了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这种联姻策略不仅巩固了两部之间的联盟,也进一步提升了努尔哈赤在女真各部中的影响力。

叶赫部觉得没人帮忙,就打算把31岁的东哥许配给乌拉部的布占泰。布占泰一直惦记着东哥,一听到这消息,立刻把努尔哈赤的女儿关了起来,还拿自己的孩子当筹码,直接站到了叶赫部那边。

东哥迎来了她的第六段婚姻,而这次的新郎依然是布占泰。

努尔哈赤率领大军一举消灭了乌拉部。叶赫部见状,觉得布占泰没什么本事,干脆取消了东哥和他的婚约。布占泰作为东哥的第三任和第六任未婚夫,最终还是没能把她娶回家,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经过两年时间,东哥最终还是完成了婚姻大事。不过,这门亲事依然不是由她自己做主,她的终身大事依旧掌握在别人手中。

在努尔哈赤击败乌拉部之后,叶赫部陷入了孤立的境地,成为扈伦四部中仅存的部落。为了争取蒙古的援助,叶赫部决定将东哥许配给蒙古喀尔喀的首领莽古尔岱,作为他的妾室。这一策略旨在通过联姻巩固与蒙古的关系,以增强自身的安全和地位。

33岁那年,东哥终于等到了她命中注定的伴侣,叶赫老女,终结了她长达20多年的单身日子。然而,命运弄人,东哥在婚后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她的一生虽然精彩却十分短暂。

总结

东哥的出生就注定了她将成为叶赫部落的政治筹码和利用工具。

她的父亲和兄长从未真正关心她,仅仅将她视为政治筹码。为了部落的利益,她被安排了六次婚姻,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她被迫远嫁蒙古,然而命运弄人,她的生命在异乡早早凋零。

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檄文,正式向明朝宣战。

在《七大恨》这份诏书里,第四条直接提到了东哥的事。明朝这边,没打个招呼就派兵过了边境,帮了叶赫部一把。结果,原本答应要嫁给我努尔哈赤的东哥,被他们硬生生改嫁去了蒙古。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气不打一处来。

明朝派兵越过边界支援叶赫部,导致原本已与我方定亲的女子被迫改嫁蒙古,这是第四件令人愤恨的事。

东哥坚决拒绝嫁给她的杀父仇人努尔哈赤,这件事被努尔哈赤列为他发动战争的七大理由之一。即便东哥去世,她依然被当作政治斗争中的一枚棋子。

东哥之所以能屡次订婚并顺利达成,原因在于各部落首领不仅被她的美貌吸引,更看重她身上“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预言。然而,我想说的是:有野心固然重要,但若缺乏实力和清醒的头脑,再大的野心也难以成就大事。

努尔哈赤也借助了东哥的力量,但他头脑清醒、策略得当,最终成功整合了女真各部。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