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新闻说公立医院很多都负巨额债务,这是怎么回事?
文/叶雨秋

我们到医院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医院里人满为患,病房的走廊都住满了患者,我们普通百姓可能一场大病就会破产,一夜返贫,最后人财两空,甚者背负巨额债务,这个我能理解,可是新闻上说医院也背负巨额债务,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造成的?病人没钱,医院也没钱,病人负债,医院也负债,钱去了哪里?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全国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在20年间几近翻倍,从2004年的26.16%升至2021年的45.18%;负债规模在过去10年内增加近3倍,2010年全国公立医院负债总额近5113亿元,2021年这一数据增至1.92万亿元。
一名公共政策学者受访时分析,医院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过去十几年累积起来的债务越来越高,如果到期后无法偿还,债务爆雷就会自然发生,甚至走向破产。看到这样的新闻,首先感到深深的悲哀,公立医院为什么会大面积负债?债务从何而来?我总是在想,公立医院的占地是国家无偿划拨的,公作人员的工资是国家发放的,仪器设备是财政拨款买的,至少早期的医疗设备都是财政拨款买的,老百姓看病又那么贵,医院又人满为患,每年医保支持又那么多,为什么医院还会大面积负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们老百姓医疗负担那么重,过度医疗造成话费那么多,公立医院依然负债。
公立医院何以至此?如何化债?
公立医院负债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全国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在20年间几近翻倍,负债规模也在过去10年内大幅增加。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公立医院负债的主要来源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运营成本等多个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提高,公立医院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医疗设备的购置。然而,政府拨款往往难以满足全部需求,医院不得不通过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此外,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如人员薪酬、药品耗材采购等费用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医院的财务压力。

至于为什么公立医院在看似“条件优厚”的情况下依然负债累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 财政投入不足:尽管公立医院在土地、人员工资等方面享受国家支持,但财政投入仍然难以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3. 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医保支付成为公立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医保支付政策的调整(如降低报销比例、提高起付标准等)直接影响了医院的收入水平。
4. 过度医疗与医疗浪费:虽然老百姓看病贵、过度医疗等问题存在,但这并不是公立医院负债的主要原因。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其运营成本和负债压力主要源于上述提到的财政投入不足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等因素。
与国外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相比,其医院没有负债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医疗体系、财政政策和医疗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这些国家往往通过高额的税收来支持医疗体系,或者通过严格的医疗成本控制和高效的医疗资源配置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关于是否推行免费医疗,这是一个复杂的政策问题,涉及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医疗资源分配、医疗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免费医疗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其推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于公立医院如何化债的问题,需要政府、医院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支持,优化医保支付政策,减轻医院财务压力。医院自身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以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如引入社会资本合作等,以缓解资金压力。

所以,公立医院负债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某一方面,而应深入分析其原因,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