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泽连斯基在“乌克兰2025年”论坛上放了个大招。他说,为了实现和平,他愿意辞去总统职务。这是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泽连斯基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来换取停火。不过,他话锋一转,又说绝对不会签署任何会让乌克兰未来十代人都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协议。
一、美国“援助”变成了明目张胆的掠夺《纽约时报》在2月22日曝光的一份协议草案中显示,美国要求乌克兰将其境内50%的稀土资源开采权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收益全给美国。此外,还要设立一个完全由美国控制的“重建基金”,乌克兰需要不断往里面投钱,直到达到5000亿美元。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条款比乌克兰之前拒绝的初版矿产协议还要苛刻得多,而且美国还是不肯给乌克兰任何安全保障。大家都知道,稀土被誉为“21世纪的石油”,而乌克兰的稀土储量在欧洲排名第二。按照美国军工界的说法,美国80%的精密武器制造都依赖于进口稀土。一旦这份协议签署,美国就相当于直接掌控了乌克兰的经济命脉:从军工产业链上游的矿产资源,到黑海战略港口的运营收入,甚至包括未来国家重建的主导权。因此,很多人的反应是:“这不是援助,而是新时代的殖民条约!”仔细看看这些条款,美国的战略野心就很明显了。在资源方面,美国要求乌克兰所有的矿产开发项目都要优先满足美国的需求,而且美国企业还享有绝对控股权;
经济方面,特朗普政府提出要设立一个美国全资的“乌克兰重建基金”,需要乌克兰自己筹集5000亿美元,这得靠发国债和卖掉一些国有资产来实现。主权方面,特朗普政府还要求乌克兰的重大政策调整必须经过美国的审核,这就相当于剥夺了乌克兰的决策自主权。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个协议特别提到“条款有效期将持续到乌克兰完全还清债务”。这5000亿美元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差不多相当于乌克兰2023年GDP的三倍。这意味着乌克兰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可能会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德国《明镜周刊》评论说,这比19世纪列强的不平等条约还要赤裸裸,美国正在用债务锁链打造一个永远的附庸国。二、泽连斯基打出“悲情牌”面对美国的压力,泽连斯基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拒绝协议,就会失去美国的支持;但如果接受,他就可能变成美国的工具,在乌克兰人眼中成为一个卖国政客。之前乌方因为“缺乏安全保障”拒绝了最初的协议版本,但美国的新草案不仅没有让步,反而更加苛刻。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开始打出“悲情牌”。他在放出辞职信号的同时,也想在国内展示自己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不过,泽连斯基可成不了乌克兰的“悲情英雄”。当他嘴上说着“为了和平愿意辞职”时,这位以前的演员可能还没意识到,在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中,辞职根本不是谈判的砝码,而是战败者的标志。大家心里都明白,西方口中的“援助”,其实就是“先把你的国家炸得稀巴烂,然后再低价收购你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