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对华政策大反转!730万桶石油大单背后,卡尼称中国是威胁

星灿啊 2025-04-22 03:11:57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加拿大总理卡尼最近有点“分裂”。

这边厢,他领导的加拿大刚敲定了一笔高达730万桶的石油大单,买家正是中国,金额创下历史新高。

那边厢,他又公开将中国定义为加拿大的“最大威胁”。这种一边赚着中国的钱,一边又高调唱衰中国的操作,着实令人费解。

卡尼的变脸戏:加拿大对华政策的迷思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下台后,继任者卡尼的对华政策让人捉摸不透。他一会儿高调宣称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威胁,指责中国干涉内政、威胁北极安全,甚至在台湾问题上说三道四。

一会又默许加拿大的油轮源源不断地驶向中国港口,将数百万桶原油送往这个他口中的“最大威胁”国家。这种“打脸”操作,究竟是政治投机,还是另有隐情?

说起来,这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脱不开干系。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中国减少了从美国进口能源,美国能源供应商的订单大幅缩水。加拿大瞅准了这个机会,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缺。

数据显示,仅上个月,中国从温哥华附近的油港进口了高达730万桶原油,创下历史新高。这些石油订单对加拿大经济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也给卡尼政府的执政成绩添了一笔亮色。对一个急需提振经济的国家来说,来自中国的石油订单就像一块香喷喷的肥肉,谁都想咬一口。

然而,卡尼政府并没有因为经济上的“真香”而对中国表现出友好的姿态。恰恰相反,卡尼选择了一条更复杂、更矛盾的道路——经济上拥抱中国,政治上疏远中国。

卡尼的政治盘算

在选前辩论中,卡尼政府毫不掩饰地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对加拿大构成多方面威胁的国家,声称中国干预加拿大选举、在北极扩张势力,甚至对台湾问题指指点点。这一系列言论,与加拿大积极扩大对华石油出口的举动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怀疑加拿大对华政策的真实意图。

卡尼的强硬表态背后,其实藏着精明的政治算盘。首先,联邦大选在即,在激烈的选战中,任何能吸引眼球、争取选票的手段都不会被放过。

“中国威胁论”这张牌在西方国家屡试不爽,卡尼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通过渲染中国威胁,他可以塑造强硬的政治形象,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其次,加拿大长期以来都活在美国的阴影下,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更是让加拿大经济雪上加霜。为了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卡尼政府可能希望通过迎合美国的对华强硬立场,向美国示好,换取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让步。说白了,就是想在大国博弈中左右逢源,捞点好处。

卡尼的如意算盘,看似精明,实则暗藏风险。这种“经济上合作,政治上对抗”的两面派做法,在中国面前行不通。

中国坚持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不可能容忍一个国家一边从中国市场获利,一边在政治上抹黑中国。如果加拿大继续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法,最终只会损害中加经贸关系,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况且,卡尼想通过迎合美国来缓解压力的做法,也未必能够奏效。

加拿大该醒醒了!

加拿大加大对华石油出口,客观上已经损害了美国的能源利益,这对于奉行“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加拿大试图通过牺牲与中国的合作来讨好美国,最终可能两面不讨好,既得罪了中国,也无法真正获得美国的信任。这种“骑墙”策略,最终可能会让加拿大摔得很惨。

卡尼的对华政策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出加拿大在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矛盾心态:既想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积极参与全球化,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又受到西方传统地缘政治思维的影响,对中国的崛起抱有疑虑和担忧,难以摆脱“冷战思维”的束缚。

这种矛盾心态,导致加拿大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缺乏战略定力。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合作共赢才是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加拿大正确的选择是正视中国的崛起,摒弃偏见和误解,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国家的政治意图,牺牲自身的经济利益,最终损害国家发展的大局。

卡尼政府需要认清形势,做出明智的选择,与其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不如把握住与中国合作的机遇,为加拿大经济的繁荣和长远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与其玩弄政治平衡,不如脚踏实地,走一条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0 阅读:0

星灿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