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随着我国《国家安全法》的大力实施,一批变节者仓皇逃往海外,这其中有包括一个名叫何依琼的女孩。
临走前,她变卖了自己在香港的所有资产,带着钞票和一本BNO护照登上飞机,临走时居然还不忘嘲讽同胞:我就要去自由又富饶的英国享受生活了,你们就继续留在这儿受苦吧!
刚到英国时,她几乎每天都要炫耀其眼中自由世界究竟是多么美好,顺便不忘贬低一番中国。
这样的角色固然可恨,但她也并不值得我们付出多少关注。于是,何依琼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一段时间,直到2023年1月26日,英国媒体报道了一则与她相关的新闻。只是这一次,发生在何依琼身上的惨剧实在令人喜闻乐见。
“一名来自中国香港的年轻女孩在长期遭受房租、食物等问题的困扰后,最终选择自杀。”

有意思的是,当初把英国吹得天花乱坠的她,在自己的遗书中直接调转枪口,把英国骂了个狗血喷头。
什么狗屁自由、民主都是骗人玩的,我在这儿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更别提工作了。在这片土地上,我感受不到任何尊严,只有日复一日的歧视、屈辱和折磨。
何依琼的做法令人不解:为什么好端端的和谐社会下“大小姐”的优渥日子不过,非要跑去当所谓“大户人家”的狗,最终落个惨死的下场呢?
何依琼于1996年出生在香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家里虽说不上大富大贵,起码吃穿无忧,生活相当惬意。
后面发生的事情暂且不提,这个姑娘还是有一些了不起的地方的:她于201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亚洲国际研究学学士学位,随后远赴瑞士日内瓦,又拿到2个硕士学位。
毫无疑问,这样的人生起点已经超过了至少一半的同龄人,拿着这样一份高质量的“海归”学历到北上广深,想找份待遇丰厚的工作想必不是难事。可恰是在欧洲留学的几年,何依琼接触到了一些很不好的思想,让她内心中萌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打心眼里瞧不起中国。
2020年前后,恰是中国强势崛起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已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已是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无论是香港还是英国法国,在中国面前都显得黯然无光。

一般来讲,没有人不会为祖国的富强而感到自豪,可在长期的慕强心理的作祟下,何依琼内心已对英国产生了极深的向往,成了我们常说的“精神英国人”。中国越是强大,她心里越不平衡,甚至将香港发展速度放缓的责任甩到了大陆头上。
按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该说出如此缺乏逻辑的话的,可不知道何依琼是怎么想的,总而言之,她对祖国的恨意愈发强烈。
2019年中,在境外势力的干预下,香港爆发大规模骚乱,国家第一时间依法采取措施,对闹事者进行惩治,何依琼便是其中一员,被关押了一段时间。
这段被捕经历让她又惊又喜,担忧的是政府哪天又把她抓回监狱,令她欣喜的是,自己的卖力表现终于得到了一些国外媒体的关注,把她当成“典型”进行宣传。
原来,何依琼一早就冒出了移民英国的想法,只是苦于自己身份低微,无法实现“梦想”。
2019年,英国当局推出的一项政策让她看到了希望:英国当局宣布BNO护照依旧有效,并且从2021年开始,手持该护照在英国居住满5年,即可申请永久居留身份。
所谓BNO,是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的缩写,即“英国国民(海外)护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英双方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达成的外交备忘录中提到:自1997年7月1日,香港居民的“英国属土公民护照”作废,自动成为中国公民。
怎料英国不愧为“世界搅屎棍”,阴魂不散,转而修改了本国的国籍法,推出了BNO护照,实则把握住了当时相当一部分香港人不愿归属大陆的心理,打算借此搞小动作。

1989年底,英国又推出了“居英权”计划,打算单方面为5万个香港家庭共计22.5万人赋予完全的香港公民身份,主要对象还是身处敏感位置的人,尤其是香港政府的公务人员。
90年代的英国自然不用多说,西方世界的“二哥”,公认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强国,“成为英国公民”的噱头自然非常吸引人,当时就有一批香港精英阶层移民到了英国。
不过,“居英权”计划总体来看还是雷声大雨点小,BNO护照也随之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谁能想到在近20年后,英国当局又把它拿出来充当挑拨事端的工具呢?
何依琼坚信这是她实现人生跨越的好机会,顺利拿到了BNO护照,并且在香港的动乱中卖力表现,让自己在英国人眼中拥有更高的价值——所谓“卖主求荣”不过如此。
然而讽刺的是,无论在英国还是中国当局眼里,她自始至终就是个无名小卒,国家所列出的“港独人士”名单里找不到她的名字;其“身份”之低微,在网上连个独立的词条都不配拥有。
2022年4月,何依琼带着全部家当移民英国伦敦。临走时,她对同胞极尽嘲讽挖苦,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怎料到英国不久,她就傻眼了。
原来,当地人根本就不认所谓的BNO护照,何依琼拿着它找不到体面的工作,没有稳定收入,租不起像样的房子,甚至连张银行卡都办不了。

此时她还颇为乐观,认为凭借自己的高学历和一肚子的专业知识,想要吃饱穿暖不是问题。
或许正如一些网友所说:何依琼费尽千辛万苦得到的学位,听起来很唬人,实际上就是外国人为“创收”专门设置的,根本没多少含金量。
果不其然,英国人压根就不认,何依琼在求职路上不断碰壁,渐渐地没了心气,只能找低门槛的体力活先挣点钱。
其间,她在饭馆刷过盘子,在慈善机构做过义工,可接触的人越多,她越发感觉到当地人对她的排挤、轻蔑甚至是敌视。
与此同时,何依琼的积蓄迅速耗尽,不得不搬入肮脏破旧的公寓里,房间中都没有厕所,需同其他租客共用。为支付房租,她不得不缩衣紧食,经常一天一吃一顿饭。
她在与哥哥的信件中提到:自己最怕的就是敲门声,生怕房东来催租。晚上躺在床上,走廊里但凡传来点声音都能让她睡意全无,就这么睁着眼躺一整晚。
很快,何依琼心中的“英国梦”被现实彻底打碎。在毫无归属感的日子里,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最终导致了她的自杀。
值得一提的是,何依琼还是有一定的求生欲望的:她已经预约好了心理医生,三四天后便能够就诊,只是她没能撑到这一天。

2022年11月3日,何依琼的同事们发现她好几天都没来上班,担心之下到她的寓所查看,发现她早已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优秀学历的高素质人才,本可在祖国轻易获得薪酬不菲的工作,享受高品质生活,最终落到如此下场,怎一个“惨”字了得,实在令人唏嘘。
事实上,在认清残忍冷酷的现实后,她完全可以诚恳地认个错,回到香港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想必祖国可以既往不咎。谁能想到,她蠢到宁可饿死也不愿放下面子,收起自己的傲慢。
不过,何依琼的遭遇并不值得惋惜,因为这条死路的每一步都是她亲自选择的——一个连祖国都能背叛的人,一个卖国求荣的小人,凭什么指望老天爷给她好脸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