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黑龙江两男子当街打死派出所长,称被当官的逼得没法活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5-04-10 10:48:53

把老实人逼急,后果有多严重?

1995年,黑龙江肇东市有两个男青年在一家猎具用品店以“进山打猎”为由购买了300多颗子弹,随后持枪在城中大开杀戒,短短3小时内打死打伤几十人。

当地派出所长成了凶犯的首要报复对象之一,被当街乱枪打死。

后来在调查中,警方发现这二人在“黑化”前是实打实的守法公民,老实本分地谋生计,从未有过非分之想。恰是当地一些贪赃枉法的掌权者吃拿卡要,公权私用,硬是把他们逼上了绝路,酿成惨剧。

到底是怎样的遭遇才会让老实人沦为杀人狂魔?

1995年1月,黑龙江肇东市四站镇村民冯万海约了好哥们曹学军、杨晓民一同去镇上下馆子。这顿饭吃得很尽兴,哥仨都喝了不少酒,但在临走时与邻桌客人发生了摩擦,酒劲儿一上头大打出手,直到将对方一人打成重伤。

被带回镇派出所后,三人酒醒了大半,懊悔不已,所长周守芳的话更是一记重击:你们这回闯的祸可不小,起码得判个几年!

怎料他随即话锋一转,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想要大事化小也不是全无办法,关键“心意”得到位……

按照要求,每人上缴9000元后,三人很快便被释放。

祸根就是从此埋下的:要知道,1995年,咱们全国职工一年的工资平均只有5500元,冯万海条件还差一些,没有正儿八经的工作,全家老小全指望他和哥哥冯万江开黑车挣的那点钱糊口。

周所长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基本把这个家庭给抽干了。冯家人唯一的欣慰便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人没事就行。

哪知事情还没完:几天后,冯万海正在街边拉客,远远看到周守芳走了过来,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对方又来要钱了。

周所长称:上次的钱还不够走程序,想要事情完全摆平,还得再交7000块。曹学军和杨晓民都交了,就差你这份。

冯万海哪还能拿得出钱?无奈对方催得太紧,只好答应回家找钱。

他在前面开车,周守芳就开着警车紧紧跟在后面,好像生怕他跑掉。就在离家不远处,冯万海突然一个减速,紧接着便跳车逃跑。

周守芳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招,追也不追,顺手叫人把对方的车开回了所里。冯万海看似暂时逃过一劫,实则失去了唯一的谋生工具,全家都陷入绝境。

不久,冯家油尽粮绝,难以为继,无奈之下,哥哥冯万江来到四站镇派出所,低声下气地求周守芳网开一面。

令人没想到的是,周守芳非常爽快地点头答应了,还提出了解决方案:那7000块钱可以不急,你们交1200块“停车费”,把车先开走。

冯万江大喜过望,回家后便四处借钱,最终也只勉强凑到1000元。怎料周守芳把钱揣进兜里后立马变了脸:“还差200块,钱交不齐就不能放车!”

结果车开不走,那一千块也不给退。

此事成了冯万海后来“黑化”的导火索,后来听家人提及此事,他沉默了片刻,目露凶光,恶狠狠地说:“我要不行的话,就得去杀人。”

因为能拿出钱,曹学军、杨晓民的生活就可以重归正轨,而拿不出钱的冯万海便要东躲西藏,沦为“通缉犯”。倘若钱可以抹平罪责,那么法律的意义何在?

冯万海捉摸不透这个问题,他只知道自古以来民斗不过官,纵使周守芳让他恨得牙根痒痒,却也束手无策。

1995年7月,冯万海躲在一处小饭馆里喝闷酒,偶然跟一个名叫姜立明的小老弟搭上了话。酒过三巡,对方也跟着吐起了苦水。

姜立明比冯万海小4岁,别看只有22岁,本事可不小。此前他跟镇卫生院签了合同,承包了自己村里一家小药店,虽然利润很薄,但乡亲们生病都要找他拿药,收入十分稳定。加上姜立明脑子灵,擅长经营,小药店被他打理得有声有色,他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还买了一辆吉普车。

怎料这生意很快就被惦记上了。

原来,四站镇卫生院长侯堔钦一早就后悔了,他发现姜立明这小子很不“懂事”,从来不打点,要是把药店承包给自己亲戚,他还能从中捞一点。

无奈姜立明手上有合同,白纸黑字,侯堔钦也没办法。

卫生院副院长白会臣看出了领导的心事,当即谄媚称有一计可整垮那小子,让他的药店倒闭!

原来,虽然我国法律对药品管制向来十分严格,但在上世纪90年代,许多小药店都会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货,药是真的,只是为省点成本。

这种做法的确不合法,但在当时十分普遍,基本不会被查,白会臣就是打算抓住这一点整死姜立明。

显然,他的计策很成功:几天后,姜立明的药店遭到匿名举报,镇派出所立马派人去调查,随后便没收了新进的一批药物。这批货几乎耗尽了姜立明的流动资金,这样一来,他的小药店就开不下去了。

对此,姜立明很不甘心,他认为其中很有问题:当时,镇派出所张周守芳亲自带人来扣押的货物,倘若真是照章办事,用得着这么大阵仗?眼下又结合冯万海的遭遇,他更加相信自己就是被人搞了。

两人是越聊越上头,把所受冤屈一股脑都吐了出来,彼此最终达成一致:不能让这些混蛋舒坦下去,要找他们报仇,让他们恶有恶报!

随后,两人列了一张长长的“死亡名单”,“能多杀一个算一个,直到杀不动为止”。

1995年11月11日,在没有任何合法执照或手续的情况下,他们以“打猎”为由轻易地买到300多颗猎枪子弹;姜立明从家里翻出一把双筒猎枪,又找人借来一把小口径步枪和200多颗子弹。

为提高计划的成功率,两人在行动前还专门在偏僻地带苦练了一个星期的射术。

1995年11月18日18时许,复仇计划顺利展开。在随后的70分钟里,二人几乎畅通无阻,总共打死、打伤48人,其中包括逼得两人“黑化”的始作俑者周守芳、白会臣等,侯堔钦因去外地开会而逃过一劫。

值得一提的是,周守芳的死颇具戏剧性。

当时,两人来到镇里的火锅城,本意是寻找另一名仇家,怎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那个仇家没找到,倒是意外发现派出所长周守芳在里面吃饭。

本来考虑到派出所里都是警察,手里还有枪,想解决周守芳不容易,于是把他列在了报仇名单的最后一位,打算处理完其他人,最后再去跟他拼命,哪知周守芳就这么撞上了枪口。

周守芳虽然带有配枪,可他显然没料到这两个平时逆来顺受的家伙会做出这种事,枪管子都怼到了脸上,依旧毫无戒备,下一刻便被乱枪打死在座位上。

事后调查中,有个问题引起了上级部门重视:为何凶犯能在长达一个多小时里为所欲为,当地公安在做什么?

警方深究其原因,不由大呼离谱。

原来,得知有人在镇里四处开枪杀人,四站镇领导的第一反应不是赶紧缉拿凶犯,而是出于“大事化小”的考虑,只派了20多个人用以“维持秩序”。

后来局面完全失控,当地警方不得以才将状况上报,气得黑龙江省公安厅领导破口大骂,当即从各部门抽调120名精英,同时亲赴现场坐镇指挥。

1995年11月18日21时40分左右,两名凶犯被5名干警拦截,双方当街展开激烈枪战。手持56式冲锋枪的警方很快便掌控了局势,当场击毙冯万海。姜立明也身负重伤,在子弹耗尽前举枪自杀。

在这场寻仇的后半段,两人杀红了眼,这场报仇也变了质,成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屠杀。

其间,二人开车去邻村寻仇,途中看到有村民过马路,村民与他们毫无过节,甚至完全不认识,他们竟直接冲着对方撞了过去。

此外,他们不仅枪杀仇人,还祸及家人,无论是谁一律全部灭口。例如当时接连的枪声引起了白会臣的好奇,引得他跑到大街上看热闹,被冯、姜二人抓了个正着。白会臣见对方握着枪,一脸杀气地冲过来,当即两腿一软跪倒在地,嘴里连连求饶,依旧被姜立明一枪爆头。

就在这个过程中,冯万海闯进白会臣家中,把后者的妻女也一并打死。

结合上述种种,显然,过去备受欺凌的他们也享受到了欺负别人的“快感”,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也就是冯、姜没有身处周守芳的位置;倘若他们掌握了权力,谁又能说他们不会比周更过分呢?

当然,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干部的整体素养已得到极大提升,这种情况在如今的中国已算得上是“天方夜谭”了。

另外,对于普通人而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同理,真正的善良正直,是在遭受现实生活的挫折后,依旧能守住善良的初心。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