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落,嫩叶出。霞客古道+魏长城遗址,清明后新密新绿浓度飙升

痴梅的旅游 2025-04-15 00:33:19

当最后一场杏花雨坠入山涧,新密的春天开始酝酿一场更为盛大的绿意。

清明后的古道正被漫山新芽染成翡翠长廊,2700年前的魏长城遗址在藤蔓缠绕中苏醒,石缝间钻出的野花与夯土墙上的青苔,都在等待踏青人的脚步叩响沉睡的史诗。

此刻山野正褪去初春的羞涩,用蓬勃的深绿、浅绿、翠绿在悬崖与古道间挥洒出立体画卷。

01 霞客古道·杏花落嫩叶出

你知道徐霞客吗?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他少年即立下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其遗作经好友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四百多年前的1623年初,刚刚立春不久,旅行家徐霞客探访嵩山,经过新密山区的楼院村,留下了许多传说。他走过的地方,如今在地图上标识为徐霞客古道。

楼院村位于新密西北部,地处伏羲山东马头山与香炉山之间的峡谷之中,在三月是名副其实的“杏花村”。

尖山上生长有十余万株野山杏树,一到开放季节,漫山遍野成了花的海洋,格外诱人。清明后杏花凋落,入眼的是满山的翠绿。

02 魏长城遗址·清明后新绿浓度飙升

新密魏长城是战国时期魏国为了抵御强敌秦国修建的防御工事。作为河南三大古长城之一,它不仅是郑州唯一的古长城遗址,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长城分为西北的“河西长城”与南方南方的“南长城”,前者为防御秦国之用,后者则为守护魏国的国都大梁。

据考证,魏国的“南长城”则从原阳县转向东南,穿越郑州西郊,直达新密市,形成拱卫国都大梁之势。

秦统一六国后,魏长城被废弃。如今,位于平原地区的魏长城早已消失,只有荥阳、新密交界的香炉山、蜡烛山、沙岗、凤门口、五岭、茶庵村茫茫大山中,还残存魏长城残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