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又不是你的家”,这句话,是老乡们经常说的,也是他们最喜欢说的,快要成他们的口头禅了,也是他们的座右铭。我对此一直是很反感很鄙视的,说得出这种话的人,他的心态是何等的卑微,他不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了么?把自己放到了这样一个卑微可怜的高度。只是,大家也都知道,这不过是他们过过嘴瘾,自己的一种情绪发泄,一种心态调节而已,会有多少上海人会去和这种人回应的呢?
老乡从自己的老家来到上海,而且,绝大多数的情况还不是从富裕的家乡来到贫穷的上海,而确确实实是从贫穷的家乡来到富裕的上海,面对如此绝大的反差,生理和心理上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那么这样一句“上海又不是你的家”是足以安抚自己,也足以被自己信心和勇气的。
只是在我看来,这些人也未必自卑得到了变态的程度了吧?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的呢?这还不够荒唐的么?跑到一个地方,以异乡人的身份对当地人说“这里不是你的家”,那么意思就是这里是大家的家,人人有份,可以共享,是这个意思么?那么,为什么都跑来上海,不去贫穷落后的地方去对当地人说这句话呢?
上一次看到的类似帖子,是个老乡说“老子到上海来不需要你同意”。问题是并没有上海人说过外地人到上海来要上海人同意,他们的思维立马就会觉得被歧视被排外,这种心态,无非就是在上海的富裕面前意识到了自己老家的贫穷,在上海的繁华面前感觉到了自己的卑微。
如果提及他们的故乡老家,如果问为什么不留在老家建设家乡呢?只是在说这样的一个事实而已,他们想到的就是这是在赶他们走。返乡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家乡和上海的差距摆在眼前,继续留在上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处处被歧视时刻在被排外。
也不好好想想,如果是好好的,干嘛会觉得自己被排外呢?上海容纳了如此之多的外来人员,都已经超过了本地人员,老乡们还在说上海排外排外,应该是老乡们觉得和本地人同等待遇了,让他们有自己家里一样的感觉了,才会觉得上海不排外。
有个老乡的帖子是这样说的“上海不是你家,人家不需要认同上海。也可以呆在上海你没权利赶的,反之如果上海没这么排外,人家也不会这么不认同。声明一下我立场中立,我新上海人”。
这个老乡没有说自己是外地人,而是冠以“新上海人”,而且他的认知就是“上海不是你们上海人的家”,外地人来上海是来赚钱的,不需要认同上海,再说上海也非常排外。
就是不知道这个“新上海人”,现在有没有把上海当做自己的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