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而言,2025年的开年可谓是举步维艰。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加拿大“时运不济”加拿大最近几个月收到的都是坏消息:
先是隔壁美国的当选总统特朗普,还没上台就要拿自己开刀,张口闭口都是增加关税;特鲁多跑去和特朗普会谈后情况反而更加糟糕,也不知道这俩人谈了什么,现在特朗普提到特鲁多都直接叫他“加拿大州长”了;
种种因素叠加,内外交困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现在直接面临下台危机了。
没有政治自主权的国家是这样的,美国换个总统,自己也要跟着抖三抖。
特鲁多最早今天辞职加拿大《环球邮报》当地时间1月5日援引三名消息人士报道,预计特鲁多最早将于1月6日宣布辞去自由党党魁一职。消息人士强调,他们不确定特鲁多究竟会在何时宣布辞职的计划,但预计他将在1月8日举行的一次重要全国党团会议之前宣布这一决定。
其中一名近期与特鲁多交谈过的消息人士表示,特鲁多意识到他必须在1月8日的会议前宣布辞职,以免显得他像是被本党议员们赶下台的。
消息人士称,不清楚特鲁多是会立即离职,还是会继续担任总理直到选出新党魁,而推选特鲁多继任者的计划也尚未确定。

特鲁多的支持率下跌最早可以追溯到2023年上半年,那会就已经有人喊着要他辞职了。
在加拿大民众那里,对自由党政府不满的声音日益增多。在执政党内部,不少人也不满特鲁多的执政表现,希望他自行辞职。
过去一段时间,传统意义上的美国“盟友们”都面临了或大或小的政局动荡:
离咱们最近的韩国,总统尹锡悦现在躲在总统官邸里,出门就要面临被逮捕的风险;法国总理巴尼耶没有通过不信任议案投票,刚上台四个月就下岗;德国也差不多,三党联合的执政联盟解散,今年2月准备提前举行大选。总理朔尔茨天天和马斯克在网上打嘴仗。

躲在总统官邸里面刷手机
说起来,这几个国家都是网络上比较“有名”的主:德国工程师和油纸包、法国巴黎没有穷人什么的。牛皮吹得震天响,可惜网络上虚拟的故事保不住现实中惨淡的现实。
关键还是经济韩国情况比较特殊,总统尹锡悦自己整活的因素比较大。法德两国和加拿大的情况就比较接近了:经济萎靡、住房危机、物价高涨。欧洲有难民问题,加拿大则有印度人移民和锡克人的事情。

一场山火能烧三个月的加拿大,也不知道哪里“发达国家”了
特鲁多已经当了9年加拿大总理,可以算得上是政坛常青树了,现在也不得不因为这些问题准备卷铺盖回家。
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归来,还没上台威胁要向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即使特鲁多紧急跑去海湖庄园会晤,也没改变特朗普的想法。
也不知道这两个人谈了什么,反正从那之后,特朗普直接管加拿大叫美国的第51州,叫特鲁多是加拿大州长了。
特鲁多后来还硬气了一次,说会像2018年一样回击美国。
还是特朗普,2018年对加拿大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加拿大则反过来对肯塔基州的威士忌、威斯康星州的摩托车和宾夕法尼亚州的番茄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征税,以此向来自美国主要州的国会议员施压。
仔细看看这些项目,哪有一点发达国家的样子,我们可得记好了,说不定哪天替代圆珠笔笔尖,美国人的番茄酱也要变成“工业明珠”了。

欸呦喂,这不是日本工业的明珠,圆珠笔尖嘛
说实在话,其实加拿大变成美国的一个州,反而是一种地位上升。
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加拿大就成了美国政府的保护对象,不会被吸血了,相反,还能拿好几张选举人票,反过来控制美国大选呢。
本来就不是什么主权国家,从殖民地晋升成一个州,好像待遇反而变高了?像海地什么的,想要这待遇还得不到呢。
想必大家都知道特鲁多为了向美国表忠心都做过什么,制裁华为、扣押孟晚舟、给蔡英文颁奖什么的都算是轻的。

也不知道加拿大图什么
2024年12月16日,也就是特朗普威胁对加拿大加征关税没多久,加拿大政府公开了一份财政报告,其中的更新内容显示,加拿大已决定在2025年年初对从中国进口的某些太阳能产品和关键矿产征收关税,随后还要在2026年对中国的半导体、永磁体和天然石墨征收关税。
“这些措施将防止中国的‘非市场贸易行为’在加拿大和整个北美大陆造成‘不公平和有害的市场扭曲’。”路透社引述报告最新内容指出,特鲁多政府经常对华炒作渲染所谓“供应过剩”“产能过剩”等论调,目前已经对所有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并不断扬言要“扩大征税范围”。
路透社还非常诚实的在报告中写到,特鲁多政府经常利用对华立场用作“筹码”,以此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展示,加拿大在对华立场上与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站在一起,保持一致。

然后特朗普:我很开心和加拿大州长特鲁多共进晚餐。
不止加拿大,有一些欧洲国家也差不多,经济上,直接捆绑美国股市;文化上,全国人都是看美国新闻和美国电影长大的;军事上,全套美械,开关恐怕都在美国人手上。政客每天上班只要把美国政府的台词改下名字复读一遍。美国制裁俄罗斯,他们跟着,美国制裁中国,他们也跟着。那有什么自己的国家利益,从头到脚就是美国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