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慢性病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癌症,其中高血脂尤其需要警惕。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等“三高”问题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高血脂常因初期症状不明显且难以自行检测而被忽视,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高达31.2%,男性高于女性,中年男性和老年女性的检出率最高。2018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8岁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较2015年有所上升。此外,血脂异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也明显升高。
高血脂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降低等。其中,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何控制血脂健康生活方式饮食调整:遵循“三低一高”原则,即低盐、低油、低糖和高纤维饮食。增加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TG)水平,提高HDL-C。戒烟限酒:吸烟会降低HDL-C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戒烟是改善血脂的重要措施。定期体检建议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测,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药物治疗对于血脂异常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心血管疾病(CVD)的患病率在中国持续上升,现患人数达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高血压2.45亿。控制“三高”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尤其是高血脂的管理。定期健康检查、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脂虽不易察觉,但通过科学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关注血脂健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