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未必是真”!上海地铁车厢内的猥亵事件,便是诠释了这句话!

4月8日晚高峰,上海地铁1号线车厢内,41岁的男子姚某在拥挤的车厢中,竟对一名女乘客伸出了罪恶之手,实施猥亵行为,受害者的裤子被白色液体沾染,这不堪的画面被同在车厢内的乘客清晰拍下。

好在正义并未缺席,多名勇敢的乘客当场仗义执言,齐心协力将姚某牢牢控制,并迅速扭送警方,让其恶行第一时间得到应有的处置。

4月9日,警方迅速行动,发布通报,姚某因猥亵他人的恶劣行径,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15 天的处罚,也算是给受害者和关注此事的公众一个初步交代。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就在大家以为事件将随着姚某的受罚而落幕时,36岁的杨某跳了出来,脑洞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竟毫无底线地编造出 “双方相识合谋” 的谣言,还煞费苦心伪造行政处罚书截图,在网络上大肆散布。
这一造谣帖,瞬间引发全网争议,有部分不明真相的网民被杨某的谣言误导,开始跟风炒作,甚至对受害者进行恶意诋毁,喊出 “受害者活该” 这种荒谬言论,更有甚者对女性的衣着评头论足,将错误的矛头指向无辜的受害者!

4月11日,警方敏锐察觉到谣言带来的恶劣影响,果断雷霆出击,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之罪,迅速对杨某实施强制措施,让造谣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回想起来,任谁也想不到这一起简单的猥亵治安事件,后续竟有如此荒唐的剧本造谣情节。
有的网友感慨:“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社会新闻,哪知道还有人在背后搅浑水,拿这种事博眼球,真是太过分了!”
还有网友痛斥杨某:“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伤害受害者,扰乱社会秩序,就该受到法律制裁!”
不得不说,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尤其是在网络世界,恶意造谣不仅伤害当事人,更会误导公众,破坏社会秩序。
希望通过这一事件,能给那些妄图通过造谣博眼球的人敲响警钟,也愿类似的悲剧和闹剧不再重演。
您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您在评论区给出意见。
(数据来源:澎湃新闻,上海公安局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