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绣:曾是大清皇妃,23岁与宣统帝协议离婚,26岁嫁给清洁工人

哈密瓜玩转过去 2025-04-20 15:14:37

前言:纵观整个封建时代,皇帝与妃子能够协议离婚的,也是独一份,那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妃文绣。那么,文绣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呢?今天,就来聊一聊大清末代皇妃文绣的人生事迹。

一:皇妃文绣的家庭人物关系。

1.前夫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清朝末代皇帝,也是整个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皇妃文绣的前夫,1922年两人完成大婚。

2.丈夫

刘振东,民国时曾在国军中担任少校职衔。1947年,经过介绍与皇妃文绣认识,不介意离过婚。同年,两人结婚。直到1953年,文绣临终之时,吐出自己曾是大清皇妃。妻子去世后,刘振东就没有再婚了,并且自豪的说:我娶了皇帝的老婆,这一生都无憾了。刘振东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才去世的。

3.父亲

额尔德特·端恭。清末曾在内务府中供职,是内务府六品主事的属官,品级较低。

4.祖父

额尔德特·端恭。清中晚期,曾累官至理藩院员外郎,官至五品。

5.妹妹

额尔德特·文珊。皇妃文绣的妹妹,比文绣小2岁。成年后,嫁给了庆亲王奕劻的孙子溥钧,成为了他的嫡妻。因此,溥仪和溥钧在文绣家族中,是姐夫和妹夫的关系。但是,在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人是堂兄弟,都是乾隆帝的五世孙。

二:皇妃文绣的一生。

1.幼年时期。

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文绣出生在满洲八旗端恭的府中。文绣是蒙古族,旗籍是八旗中的镶黄旗,隶属于上三旗,应该说出身还是很不错的。不过,父辈和祖辈都是内务府的小官,所以才有机会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宫中参加选秀。

1916年,年仅8岁的文绣进入北京的一家私立高等小学读书,叫做敦本小学。上学的时候,改名为傅玉芳。

在高等小学中,文绣的成绩优秀,天资聪明。尤其是在国文、算术、书画等领域。

2.皇妃时期。

1921年,文绣已经是13岁的姑娘了。他的五叔眼看自己的额尔德特家族已经走向没落了,想借着末代皇帝选妃的机会,振兴家族。因此,五叔自作主张为文绣在内务府报名参加选秀。

没想到,宣统帝溥仪选择了一后一妃,文绣成为了皇妃。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文绣被册封为皇妃后,宣统帝立即下旨,要求内务府为文绣的娘家在北京天安门后海的边缘购买一套房子,作为娘家的新居。

1924年,冯玉祥将清逊帝赶出皇宫后,陆陆续续,最后到了东北。皇妃文绣也跟随。后来,宣统帝就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但是文绣曾劝解丈夫不要相信日本人的话,远离日本人。至此,两个人的观点开始背离,关系也是越来越差,甚至后来被溥仪“打入冷宫”。

1931年10月,在两位律师的协调下,皇妃文绣与宣统帝正式签订离婚协议书。

3.离婚后在北京任教,后与刘振东再婚。

1931年,文绣离婚后,离开了东北,来到了自己娘家北平,回到自己母亲身边。来到北平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早已经离世,后来不得不租了一个房子,然后在私立的四存小学当老师。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成为了国统区。经过介绍,文绣进入到华北日报社里面担任报纸的校队员,总算有了一份稳定工作。

后来,社长将文绣介绍给少校刘振东,两人交往不久后,很快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文绣与刘振东婚后的感情很好,总算让文绣享受到有着爱情的家庭生活。后来,北平和平解放后,刘振东沦为了北京西城区的一名普通清洁工人。夫妻两人居住在一个约10平米的房子里面。

1953年,文绣突发心肌梗塞在家中去世,年仅44岁。临终前,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了丈夫刘振东:我曾是大清皇妃。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