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新国标即将实施,明年7月1日起,安全性能全面升级

龙腾虎跃说车阿 2025-04-17 18:15:37

电动车,真能让人安心开吗?

上海某小区,一辆电动汽车“Duang”的一声,烧成了渣,这事儿才过去没多久,谁心里不咯噔一下?

咱老百姓买个车,图的就是个方便安全,这电动车三天两头出点事儿,谁还敢放心大胆地踩电门?

这不,工信部紧急发布了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说是2026年7月1日就要开始执行,号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这新规到底能不能让电动车告别“起火爆炸”,真不好说,毕竟这年头,啥事儿都得看疗效,不能光听口号。

以前的电池安全标准,说白了就是“报警就完事儿”,起火爆炸前给你个提示,就算尽到责任了。

这新国标可不一样,直接给你来个“硬杠杠”——不起火,不爆炸!

这要求,够狠!

还得保证烟对人体没啥大伤害,这才是从根儿上掐灭电池燃烧的苗头。

以后开电动车,至少心里能踏实点儿,但问题也来了,这能实现吗?

以前的测试,那叫一个“温柔”,现在新国标直接上“暴力测试”。

啥叫“底部撞击”?

就是用个直径30mm的钢球,像玩弹珠一样,用150J的能量,“咣”的一声怼电池包底部。

撞完之后,电池包要是裂了,漏电解液了,那就算不合格。

这模拟的是啥?

就是咱平时开车,一不小心磕到底盘,电池包会不会出事儿。

这测试,够实在!

还有更狠的,现在都流行快充,是吧?

但快充多了,电池受得了不?

新国标说了,电池得经过300次快充循环,然后再拉出来“凌迟”——外部短路测试,还得保证不起火、不爆炸。

这摆明了就是逼着车企好好研究,怎么让电池在“高压”之下还能稳稳当当,不掉链子。

这新国标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比亚迪、宁德时代、特斯拉这些行业大佬一起“攒”出来的。

这些企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新规出来,对行业的影响,那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新规真能让咱老百姓高枕无忧吗?我看未必。

这成本肯定要涨。

电池要更安全,材料要更好,技术要更先进,这钱从哪儿来?

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得消费者买单。

你想想,2021年7月就出了个《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管理规范》,要求车企负责电池回收。

这本来是好事儿,但实际上呢?

回收成本太高,很多企业根本不积极。

现在又来个更严格的新国标,电池回收的压力更大,成本更高,这笔账怎么算?

而且,现在新能源补贴都退坡了,2022年底就彻底没了。

这对于小车企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本来就没啥技术积累,现在又要花大价钱搞安全,搞不好直接就被市场淘汰了。

到时候,估计只有比亚迪、特斯拉这些“大腕儿”才能笑到最后。

更让人头疼的是,国外也在搞事情。

欧盟2023年就提出了新的电池法规,对电池的碳足迹、材料回收率要求更高,2027年就要实施。

中国电池企业想出口,就得满足这些标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还有个问题,咱不能光盯着电池本身,充电桩的安全也得重视起来。

2024年5月,上海一小区充电桩自燃,这事儿大家可能都忘了,但隐患一直都在。

充电桩质量不过关,维护不到位,一样会出事儿。

这电动车安全,不是光靠一个新国标就能解决的。

车企要真下功夫,监管要到位,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才能真正让电动车开得安心。

这新国标,到底是不是电动车安全的新起点?时间会给出答案。

0 阅读:64

龙腾虎跃说车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