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这“哪吒闹海”的故事,眼瞅着是要变成“哪吒搁浅”了?
原CEO张勇前脚刚被爆料疑似跑路英国,后脚微博就设为“仅自己可见”,这波操作,让人不得不怀疑,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
要说这哪吒汽车,也算是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一个“后浪”,曾经也是风光无限。
可如今,却深陷资金链紧张、经销商讨债、高管离职的泥潭。
这剧情反转的速度,比川剧变脸还快!
先说说这“跑路”风波。
4月,有消息传出张勇在离职前就办好了英国签证,人已经在英国逍遥自在了。
虽然后来张勇在朋友圈回应说自己还在担任哪吒汽车顾问,四处奔波融资,但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显然无法平息吃瓜群众的好奇心。
更让人玩味的是,紧接着,张勇就把自己的微博内容全部隐藏了,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账号,这波操作,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再来说说这经销商的“血泪控诉”。
网上流传着不少哪吒汽车经销商集体向厂家讨债的视频,那场面,简直比春运还热闹。
经销商们声称,他们已经大半年没拿到钱了,但是为了相信厂家会兑现承诺,他们没裁员、没断社保、没发负面,甚至还在坚持缴纳税款。
结果呢?
厂家却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这让经销商们寒透了心。
有经销商更是直接跑到桐乡市,希望哪吒汽车能把拖欠的钱款还了,但最终也没能得到妥善解决。
这年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经销商们辛辛苦苦卖车,结果却落得个血本无归,这搁谁身上能受得了?
还有这“内忧外患”的困境。
2024年以来,哪吒汽车的负面消息就没断过。
先是有“哪吒汽车员工”爆料公司发不出工资,还欠了供应商很多钱,紧接着又传出降薪、裁员的消息。
这降薪幅度也是相当“给力”,年薪百万以上的员工直接降薪30%,这让打工人情何以堪?
不仅如此,哪吒汽车还被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被A股公司埃夫特告上了法庭。
这内忧外患的局面,让哪吒汽车的处境雪上加霜。
要说这哪吒汽车,也曾经有过高光时刻。
2023年12月,泰国政府批准了哪吒汽车在泰国建设工厂的投资计划,总投资额高达1.44亿人民币,这本是提升哪吒汽车在东南亚市场竞争力的好机会。
在国内资金链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海外扩张真的明智吗?
这会不会分散本就捉襟见肘的资源,加剧财务压力呢?
而且,早在2023年11月,哪吒汽车就与印尼PT Handal Indonesia Motor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在印尼生产和销售哪吒汽车。
这海外市场固然诱人,但是竞争同样激烈,前期投入巨大,能否带来预期收益,还是个未知数。
更让人担忧的是,哪吒汽车还存在安全隐患。
2024年2月,江西宜春经开区管委会发布公告,要求合众汽车宜春工厂限期整改,原因是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问题可是车企的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生产,还会严重损害品牌形象。
哪吒汽车也曾尝试过“抱大腿”。
2023年9月,哪吒汽车宣布与360集团达成战略合作,360将为哪吒汽车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360集团的投资似乎并没有完全解决哪吒汽车的资金困境,反而可能让360集团在公司决策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这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得擦亮眼睛,小心引狼入室。
这哪吒汽车的遭遇,也并非个例。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补贴退坡、价格战不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日益凸显,这都给新能源车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话说回来,这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在2024年3月还新增了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高达1.145亿人民币,执行法院为桐乡市人民法院。
这股权冻结,无疑是给哪吒汽车的融资之路,又添了一堵墙。
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把哪吒汽车打死。
哪吒汽车也在努力自救。
又是降薪裁员,又是海外扩张,又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只是,这些措施能否奏效,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这哪吒汽车的未来,究竟是“浴火重生”,还是“黯然离场”?咱们拭目以待。
谁也不想看到,这曾经风光无限的“哪吒”,最终变成了一个“烂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