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衡量工艺总平衡状态的好坏,可以设定一个定量值来表示,通常就是生产线平衡率或平衡损失率,以百分率表示,那么,精益生产中,生产线平衡率如何计算?
首先,要明确一点,虽然各工序的工序时间长短不同,但如前所述,决定生产线的作业周期的工序时间只有一个,即最长工序时间--瓶颈工序时间。同时需要区分瓶颈时间与节拍时间,所谓的节拍时间TAKT TIME 是按照客户要求设计的,他的计算方法是等于工作时间*3600sec/需求产量
1) 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工站数*瓶颈工序时间))*100%=(∑ti/(工站数*CT))*100%
2) 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计算公式平衡损失率=1-(各工序时间总和/(工站数*Takt 时间))
问1:什么是生产线平衡率?答:生产线平衡率用来衡量各工序时间分布是否均匀。计算公式是各工序时间总和 ÷(工站数×瓶颈工序时间)×100%。平衡率越接近100%,说明生产线运转越平滑。
问2:节拍时间(TAKT)和瓶颈工序时间(CT)有什么区别?答:节拍时间是按客户需求设计的单位时间产量节奏,用可用工作时长×3600秒÷需求产量得出。瓶颈工序时间是各工序中耗时最长的那个,决定了生产节奏的上限。
问3:平衡损失率如何理解?答:平衡损失率=1−(各工序时间总和 ÷(工站数×节拍时间))。它反映生产线因工序不均造成的浪费。损失率越低,说明资源利用越高效。
问4:理想的平衡率和损失率是多少?答:一般来说,平衡率在90%以上较理想;损失率应低于10%。但实际目标需结合产能、产品复杂度和工序特点来制定。
问5:平衡率偏低时怎么办?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调整工站数量或工序分配,让高耗时工序分摊到更多工位;
优化瓶颈工序,缩短其作业时间;
引入多能工或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节奏。
这样可提升平衡率、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