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秋,第一次来到位于内蒙的一个名为多伦的草原小城,一下被这里湛蓝的天空,高高的云朵,无边的草原,清澈的湖水,好吃的牛羊肉和奶豆腐所吸引,后来又去过多次,这么多年行走全国各地,越来越喜欢人口不多城市面积不大,外来游客不多的小城。
多伦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下辖的一个旗县,总面积3773平方公里,人口10.5万,汉族人口约占79%。多伦距锡林浩特、北京、张家口、承德均在300公里左右,是内蒙古距北京最近的旗县。
不过,在介绍多伦的资料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多伦每少一片沙地,北京就会多一片蓝天”,那么,多伦的沙地与北京蓝天到底有啥密不可分关系?原来,多伦人曾经历过一段被风沙侵害的伤痛岁月。
多伦位于中国十大沙漠沙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多伦成为风沙口,风无论从哪方刮来,都经过多伦。
从1997年3月起,大风带来的沙子给当地村民们带来毁灭性灾难,房子及可耕种土地被风沙毁于一旦,风过之后带来的铺天盖地黄沙,使得位于多伦南端一个名为沙不愣的村子及附近数村,田地全部沙化。
资料显示,在1997年风沙来临之前,多伦556万亩土地中50%是可种植土地,20%是沙地,而到了2001年底,4年间,210万亩全部被沙化,可种植耕地只剩下118万亩,天然林地只有48万亩,并且,有98%的土地仍然在沙化。
当地村民形容风沙之灾害,称沙子风过后,田地再长不出一粒粮食,刮得最厉害的那几天,房子一夜间被埋人得从窗户爬出来,那些日子,村民夜里不敢睡觉,生怕睡着之后被埋。
为了生存,村里年轻人不得不出去谋生,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
而多伦风沙,最直接影响的,是北京的蓝天,似乎是连锁反应,往往多伦这边刮风沙,北京这里下“黄土”。当地人说,多伦气候的反常,有着人为破坏与自然灾害双重因素,是草原退化、盐碱化、沙化和石漠化导致的。
从1999年初开始,多伦县开始加大对沙化治理力度,在北京“青基会”治沙专家小组帮助下,多伦将草原上许多矿场关闭,也通过各种措施遏制草原退化,以提高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生态功能。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多伦人用智慧与汗水用绿色屏障堵住了风沙口,曾经目睹过那些年风沙的人,不曾想到,有一天多伦会成为全国宜居城市之一,背后付出的艰辛,只有他们最懂。
如今的多伦,满眼是草原和湖泊,林地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1%,水域面积达16万亩,有47条河64个湖泊,蓄积了锡林郭勒草原一半的地表水资源。
外地游客形容多伦,草青青,水湛蓝,空气清新,夏季平均气温18.6℃,是“天然避暑地,京北后花园”。近年的多伦还一度被评为全国“最适合养老居住”城市之一。人定胜天,在多伦,得到了很好体现。
这样的多伦,你来过吗?